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读图回答

1.下图中甲、乙地区范围内的著名工业区分别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辽中南工业区     

②德国慕尼黑工业区

③日本九州岛工业区 

④美国“硅谷”工业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关于甲、乙两工业区的正确叙述是

①都是在当地丰富的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②甲.乙两工业区所在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③甲因生产结构单一而在近年有所衰退

④与甲工业区相比,乙工业区的工业增长速度要快得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与甲地区处于同一自然带的另一种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是

①受季风的影响        ②受西风的影响    ③受暖流的影响    ④受寒流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每年的三、四月份,广东沿海地区一些室内的墙壁、地面会“冒水”,称为“回南天”。 “回南天”一般是由于长时间低温后天气突然变得暖湿而形成的。下表是“佛山市2011年3月份部分天气数据”,据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相对湿度与平均气温呈正相关        

B.21日至23日期间,佛山可能有冷锋过境

C.21日比20日夜晚大气逆辐射更强   

D.19日佛山最有可能出现“回南天”现象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下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2.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2.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B.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C.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D.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读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题型:综合题
难度:简单

图为我国东部某区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 图中乙处为饮料、食品等工业部门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条件是       (2分)

A. 接近原料产地    B. 接近消费市场  C. 运输便利           D. 科技发达

(2) 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其主要原因是            (至少答出2点)(6分)

(3) 该区域计划在丙处建设电子工业园区,你认为是否合理                   ,理由是             (至少答出2点)(5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

材料二  图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平原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材料一中“大河”两岸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有哪些特点?(4分)

(2)图中城市周围A、B、C、D四个区位安排花卉业、果园、乳牛业、粮食或经济作物的生产,应如何对应布局?(4分)

花卉业_    _;果园__    _;乳牛业_    __;粮食或经济作物__     __

 

题型:综合题
难度:简单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城市的 “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  图是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            等国家,这种现象,称之为            ,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5分)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      )(2分)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简单

读“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8分)

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表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绘出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折线图。(2分)

(2)1949年—1957年,我国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2分)

(3)从图中看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大幅度    ,主要原因是                                。(2分)

(4)从总趋势看,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实现从   型向    型的转变。(2分)

 

题型:双选题
难度:简单

下列工业区位选择对环境的要求,正确的是

A.造纸厂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方向       B.化工厂应布局在居民区

C.钢铁厂要远离居民区                     D.火电厂要建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39092/41910) 首页 上一页 39087 39088 39089 39090 39091 39092 39093 39094 39095 39096 3909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