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2为图1中河流R的纵剖面图,下表为图1中P地的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数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近年来,分布于冲积-洪积扇前缘的泉水大量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A.温度下降 B.温度升高 C.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 D.抽取地下水 2.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有 A.增加移民 B.控制人口数量 C.扩大耕地面积 D.开荒种粮
|
|
|
“我国四个不同区域(海南岛、黄淮地区、东北平原和西北内陆)某地的部分月份气温和降水统计表。”读表后回答下列各题。
1.判断A、B、C、D四地所属的区域 A.海南岛、西北内陆、黄淮地区、东北平原 B.西北内陆、海南岛、东北平原、黄淮地区 C.东北平原、海南岛、黄淮地区、西北内陆 D.西北内陆、黄淮地区、东北平原、海南岛 2.从气候条件角度,分析A区域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A.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B.长冬无夏,风雪景观 C.四季如春 D.全年四季分明 3.形成B区域降水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 A.靠近海洋 B.远离海洋,高大山地对水汽的阻隔 C.季风影响强烈 D.高压控制 4.D区域发展种植业的突出优势资源 A.热量 B.水分 C.土地 D.技术
|
|
|
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读珠江流域图,回答:(12分)
(1)读图,判断广东省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 (2)简要分析珠江流域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以及水能开发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
|
|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甲地的年降水量____________(大于或小于)400mm,请解释其原因。(2分) (2)简述A河 该河段流向及水文特征。(5分) (3)丙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葡萄种植业,使之成为了我国最佳的优质酿酒葡萄生态产区之一。请对丙地区发展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进行评价。(6分)
|
|
|
2003年7月2日,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三江并流”区域内,南北向的大江与大山相间排列,从空中望去,三条大江由北往南纵贯全区,平行流动近170千米,形成了”四山并列、三江并流”这一世界独有的地理奇观。读“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 “三江并流”中的三条河流自西向东分别 是 、 、 。 (2) “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深谷地貌的代表地区,说出该区域内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 (3)“三江并流”地区冬干夏雨,干湿季非常明显。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夏季降水的水汽来源地,并说明原因。 (4)说明省会城市所在地形区的名称及其地貌特征。
|
|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2008年5月下旬,我国江南、华南和西南东部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天气,一些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
(1)读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方面分析这样分布的原因。(6分) (2)图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因素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6分) (3)图中B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分析其原因。(4分)
|
|
|
下面各河流域内,有世界著名棉花产地的是 ①尼罗河 ②亚马孙河 ③刚果河 ④密西西比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
下图是四个国家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四国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国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乙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C.丙国北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D.丁国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 2.关于四国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大港口所临海域都受暖流影响 B.首都都是最大城市 C.最大城市都是国际金融中心 D.主要城市都分布在东南沿海 3.关于四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最长河流为内流河 B.乙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 C.丙国河流径流量稳定 D.丁国河流航运价值大
|
|
|
读下面美国本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城市附近,盛产柑橘、柠檬、葡萄、油橄榄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⑤ D.⑥⑦ 2.美国东北部地区能成为本国最重要的工业区,是由于下列哪些原因而形成 ①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 ②煤、铁资源丰富 ③光热充足,气候优越 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
|
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难度小 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 ④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①② B.①③ C.③⑤ D.②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