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20世纪70-80年代和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珠江三角洲),完成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两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转入和转出的产业主要以

A.原料指向性产业为主               B.动力指向型产业为主

C.劳动力指向型产业为主             D.技术指向型产业为主

2.对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分析,正确的是

A.产业转入区具有交通、资源、科技等区位优势

B.资源枯竭、劳动力价格下降是造成产业转出的最主要原因

C.促进了产业转出区和转入区环境污染状况的改善

D.可加快珠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在我国,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的发展措施是

A.西南林区大量采伐林木

B.西北沙漠地区大面积植高大乔木,防止荒漠化

C.东北地区开垦沼泽地

D.主要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

 

图中A、B、C、D、F为城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联系城镇之间的线路选线合理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如果在山区E处发现了一大型煤田,欲在F处建一钢铁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A.市场      B.水源     C.交通     D.技术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正逐步转向“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业技术的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自然条件的改变

 

我国北方某地区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大型养猪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乳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利用塑料大棚种植疏菜可以改善

A.热量条件         B.光照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图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B.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形成城市带

2.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C.为了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D.郊区劳动力素质高

 

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读表一完成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2.推动当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气候条件的差异

B.各国经济收入的差异

C.各国宗教信仰的差异

D.各国教育水平的差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我们认识和合理改造自然时应时时记得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句话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

B.垂直地域分异现象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现象

D.地方性分异现象

2.读图,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一易形成红色沙漠

C.高温多雨—土壤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A.高空和地面之间气温的差异      B. 高低空之间气压差的存在

C.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的气压差异    D. 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差异

 

图中,能表现二氧化碳和水汽对长波辐射的强烈吸收的箭头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39042/41910) 首页 上一页 39037 39038 39039 39040 39041 39042 39043 39044 39045 39046 3904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