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遭遇几十年一遇的严重旱灾。读图,完成下面2题。 
 1.此次旱灾 A.重旱区主要位于云、桂两省区 B.主要由于夏季风登陆晚造成 C.将对云南花卉、油菜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D.属突发性灾害,给监测预报带来困难 2.为防范旱灾,该地区最适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兴建蓄水工程 ②大力推广人工增雨技术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实施多个跨流域调水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
| 2010年11月,共有6次冷空气过程影响中国,频繁冷空气导致东北地区及内蒙古出现雪灾。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内蒙古地区雪灾多发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近 B.地处两山区的风口和山地迎风坡地带 C.冬季水汽含量大的偏西风强劲 D.强对流天气导致多降 
 | |
| 关于震后自救与互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很必要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 |
| 地震发生时,在家中避震,不正确的方法是 A.若在平房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家具旁 B.正在用火时,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用电开关 C.在楼房可选择厨房、浴室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D.迅速钻到床柜里 
 | |
| 若在图中A地形区外围沿河流走向修一条过境公路,可能要预防的地质灾害是 
 A.滑坡 B.泥石流 C.崩塌 D.洪水 
 | |
| 该图为世界某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移动的基本规律(实线代表开始月份,虚线代表结束时间),图中二条经线之间间隔为5°。据此回答下面2题。 
 1.该天气现象应是 A.台风 B.寒潮 C.梅雨 D.沙尘暴 2.图中城市P是下列城市中的 A.洛杉矶 B.旧金山 C.杭州 D.上海 
 | |
| 该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2题。 
 1.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 的现象是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2.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读图及文字资料,回答下面2题。 材料一: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地区每年冬季都有大雪降临。特别是进入12月份以来,我国遭到持续冷空气的袭击。在威海和烟台,短短20多天下了三场强降雪,出现了50年来罕见的雪情。 材料二: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15.下列关于烟台、威海两地,每年冬季 都有大雪降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来自太平洋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 B.纬度较高,常年受中纬西风的影响 C.与日本本州岛西部冬季多暴雪成因相同 D.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气温异常偏低 1.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 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 
 | |
| 图中的数字符号2、3、4、5表示的自然灾害的类型是 
 A.地震、干旱、风暴潮、地震 B.干旱、地震、洪涝、台风 C.滑坡、洪涝、台风、干旱 D.洪涝、风暴潮、地震、滑坡 
 | |
| 近年来,全球地震频繁发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破坏,读表,回答下面2题。 
 1.海地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13日凌晨5时53分。由此可推知海地位于 A.18°N附近 B.72°W附近 C.30°E附近 D.86°W附近 2.表中所示的三次地震中,智利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少。主要因为 ①震源较深 ②震级较小 ③发生在夜间 ④人口密度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