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我国东部某历史名城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B.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 C.丰富的水能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D.交通运输的改善是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2.城中甲地为一钢铁厂,因城市发展需要,欲将钢铁厂迁往周边小城镇,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建钢铁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图中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
读下面两幅图,左图是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右图是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中最著名的海岸怪石“女王头”,回答下列各题。
1.“玉玲珑”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成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喷出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岩浆侵入作用 2.形成“女王头”独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 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C.化学溶蚀、风力侵蚀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
|
|
|
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全球,其原因有( ) ①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不断运动、循环 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 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环境随之而变化 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
|
下列现象中,属于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是 ( ) A.长江流域的伏旱 B.寒潮 C.城市“热岛效应” D.台风
|
|
|
下图是“西欧国家农业生产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A阶段农业生产以 为主,B阶段农业生产是种 植业和畜牧业并重,C阶段则以 为主。(2)分 (2)C阶段的生产对象是 。(1分) (3)西欧的牧草大部分分布在 气候区,我国的西 部牧草分布在 气候区和 气候区。(3分) (4)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是因为西欧 , 对乳产品需求量大。(2分) (5)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天然蓄水池”,是因为其具有 的作用。(2分)
|
|
|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一国营农场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13分)
(1)1975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该农场的农业地 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分析该农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3分) (3)分析该农场在花卉和蔬菜生产上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
|
|
|
读表,绘图并完成下列问题。(8分)
1.根据数据在图中画出各种土地利用随距离变化的斜线图。(3分) 2.标出中心商务区、工业区和住宅区的范围( 3分)。 3.图中商业区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
|
读“美国本土老年人迁移方向(1955——1960年)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美国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从美国的 区迁向南部和西部“ ”。 (3)美国的这类人口迁移按地理范围划分是属于 人口迁移。理由
(2)图中从迁出地区迁出的原因是
|
|
|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各题。
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2.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巴黎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3.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