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表格中反映我国某个地区的农事安排,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各题。
1.据表分析,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为一年一熟 B.年降水量为880mm C.≥0℃积温为3800℃ D.是我国湿润地区 2.第三年时,田地要修耕半年,主要考虑的是( ) A.合理安排农事的忙季与闲季 B.减少病虫害 C.避免市场供过于求 D.保持土地的肥力 3.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准格尔盆地
|
|
|
下图为“中国自然灾害年均损失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东部数值比西部高,是因为( ) A.东部自然灾害种类比西部多 B.东部人口比西部多 C.东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产值比西部高 D.东部单位面积上的灾害数量比西部多 2.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春季常有旱灾 B.乙地夏季常有涝灾 C.丙地秋季常有台风 D.丁地冬季常有寒潮
|
|
|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前准备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灾中应急行动见下图。据此做下列各题。
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 2.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 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 ④储备基地的位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径流系数是某时段内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分析"中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回答下列各题。
1.以上河流中,径流系数最小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松花江 D.雅鲁藏布江 2.与其他四条河流比较,雅鲁藏布江蒸发量最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太阳辐射弱,气温低 B.地势高,大气的反射作用强,气温低 C.地势高,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D.降水量大,云层的反射作用强,气温低 3.与珠江相比,雅鲁藏布江的水能资源更加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径流量大 B.落差大 C.地势高 D.地壳稳定
|
|
|
读1995~1997年统计的世界和部分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数据表,完成下列问题(9分)
(1)计算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并填入表中。(1分) (2)若表中三个国家分别是肯尼亚、德国、韩国,根据数据所示,B国是_ 。(1分)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 _____。当前中国人口增长正处在过渡模式中的 阶段。(2分) (4)按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将C国填入上图相应括号中。(1分) (5)从上图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表现为:首先是_ ___率下降,其次是__ __率下降,最后导致_ ____率的下降。(3分) (6)“三低”型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转变前有所上升,其一般原因是_ _ _ _____________。(1分)
|
|
|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把下列等值线数据标在图中适当位置上(单位:元/m2):100、50、25、5。(4分) (2)用适当图例绘出商业中心用地、外围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范围。(4分) (3)在城市中, 地租最高,沿 往外地租逐渐下降,在 又有所上升,随后往外又继续下降。(3分)
|
|
|
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民至东北。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东北地区 ( ) A.制造业高度发达 B. 畜牧业水平高 C.大量征兵抗战 D. 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2.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于下图中的 ( )
|
|
|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由表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3.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
|
|
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 ( )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为了通过更多地山村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
|
|
关于寒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寒潮对农业的影响危害主要是剧烈降温造成的霜冻、冰冻等冻害 B.冬季寒潮容易冻伤作物的幼苗 C.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因此我国各地寒潮标准不一样 D.寒潮有害也有利,它带来的降雪可以缓解北方春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