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工厂集聚在一起布局,符合图a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联系的是( ) ①纺织厂、印染厂 ②钢铁厂、重型机械厂 ③造纸厂、化纤厂 ④食品厂、家具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图b所示工厂元件生产的全球化,目的是( ) A. 减轻污染 B.提高产品质量 C. 寻找最优区位 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
|
|
下图为“某国家四地区一企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该企业可能从事() A. 啤酒生产 B. 汽车生产 C. 钢铁生产 D. 电子产品生产 2.该企业生产工厂分散在图中四个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接近劳动力廉价地区 B. 接近能源基地 C. 接近原料产地 D. 接近消费市场
|
|
|
下图为我国四个城市主要部门的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四个城市可能分别为( ) A. ①上海②广州③鞍山④武汉 B. ①鞍山②广州③上海④香港 C. ①包头②香港③广州④北京 D. ①鞍山②上海③广州④香港 2. 影响①、③两城市钢铁工业布局的共同主导因素是( ) A. 靠近原料地 B. 靠近燃料地 C. 靠近消费市场 D. 水源充足
|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6分) 材料1: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 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材料2:我国未来五十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图
材料3: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材料4: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型,我国人口数量今后将维持 趋势。(4分)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4分) (3)材料4反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何变化特点?谈谈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后果。(8分)
|
|
|
阅读下列表格,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
材料二: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1)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的规律。(4分) (2)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4分) (3)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6分)
|
|
|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读“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A.我国合理环境人口容量大约是16亿人 B.我国人口承载量极限值约100亿人 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D.到2040年前后,我国将达到人口合理容量 2.到本世纪中叶以后,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A.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 B.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 C.老年人口太多,导致死亡率上升 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
|
|
|
下图中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图中X、Y、Z分别是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那么 A.X是工业区 B.Y是绿化带 C.Z是居民区 D.Y是工业区 2.若X、Y、Z为某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A.X地最大 B.Y地最大 C.Z地最大 D.不确定 3.若X、Y、Z三个区域地租水平为X〉Y〉Z,则高楼林立、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区域是 A.X B.Y C.Z D.X和Y
|
|
|
图是三个同等规模商业中心对周围顾客达成交易的概率的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四点达成交易的机率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甲丙丁乙 D.乙甲丁丙 2.若要在图上新布置一个同等规模的商业中心,则最佳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
|
下面两图中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乙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A.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C.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2.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厂址的最佳位置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
|
|
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比重%)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级行政区有
A.沪豫粤苏 B.沪苏津粤 C.鄂粤津苏 D.津苏沪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