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如果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 2.如果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 A.钢铁厂 B.造纸厂 C.印染厂 D.自来水厂
|
|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回答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 2.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教育压力大 B.人口老龄化 C.劳动力不足 D.死亡率高
|
|
下图中A、B、C是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域,箭头表示人口的空间移动,回答题。 行政区域界线常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图中发生人口迁移的是 ①a1→b1 ② a1→a2 ③ b1→b2 ④ c1→a2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
下图是“某城市中心的一条主要街道的景观图”。
图中B、C、D、E功能类型分别是 A.工业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B.住宅区 工业区 商业区 工业区 C.住宅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D.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商业区
|
|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题。 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新加坡 3.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I B.I和Ⅱ C.Ⅱ D.Ⅲ
|
|
读我国某林场的生产结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该林场的农、工、商联合生产系统是一个生态工程。它包括了________业、________业和________业及花卉、渔业、副业等农业生产部门。 (2)该生态工程的优点是(最少答出三点)(每点2分)
|
|
读“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外圆A代表________,内圆B代表________。 (2)图中箭头①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________,箭头②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向环境中输出________,箭头③表示人类的________,箭头④表示_______。 (3)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箭头________表示;酸雨可用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
|
|
读“吉林省西部改造沙漠荒地的‘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景观图”和“简化的系统框图”。该系统的目的是取得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图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增加粮食产量 B.喂养牛羊 C.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 D.提高经济效益 E.粪肥 (2)该系统的建立,减轻了当地受________天气系统控制时的________等灾害。 (3)以该系统的农业产品为原料,可以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加工业。
|
|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题。 1.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A.柏林 B.伦敦 C.旧金山 D.彼得堡 2.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
|
下列说法,属于合理利用资源的有 ①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②干旱半干旱区退耕还林 ③山地缓坡修筑梯田 ④围湖造田 ⑤随意开挖矿产资源 ⑥适度开采地下水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②③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