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工业用地 B.住宅用地 C.商业用地 D.交通道路用地
|
|
上海市1993年以来出生率在0.6%以下,死亡率在0.8%以下。下图是1993~2003年上海市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题。 1.上海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高高低”模式 B.“三低”模式 C.高增长模式 D.增长下降模式 2.导致上海市人口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文化因素 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 D.经济因素
|
|
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环境人口容量不确定 B.在假定条件下,可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绝对定量的估计 C.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所能供养的人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D.假定条件不同,估计方法不同,但得出的环境人口容量估计值相同
|
|
读世界人口增长趋图,回答题。 1.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2.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 B.“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 C.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增长速度最快 D.地势平坦地区的增长速度最快
|
|
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 D.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
|
读下图,完成题。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 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 A.降水多集中于夏季——河流有夏讯 B.植被破坏严重——红色沙漠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积累少 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
|
下列内容中,属于非地带性分布现象的是( ) ①新疆沙漠中的绿洲 ②澳大昨亚中西部的热带荒漠 ③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 ④南半球缺失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
|
读下图,完成题。 1.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 2.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 D.甲地优美的环境
|
|
读“美国农业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美国ABC三处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2分)农作物 为: A B C (3分) D 处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2分) (2)美国中央大平原小麦发展的自然条件有 。(3分)
|
|
下图是“西欧国家农业生产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A阶段农业生产以________为主,B阶段农业生产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C阶段则以________为主。(2分) (2)C阶段的生产对象是________。(2分) (3)西欧的牧草大部分分布在________气候区,我国的西部牧草分布在________气候区和________气候区。(3分) (4)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的原因是?(3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