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排列的顺序依次为 A.I、Ⅱ、Ⅲ B.Ⅱ、I、Ⅲ C.Ⅲ、Ⅱ、I D.I、Ⅲ、Ⅱ
|
|
下图为上海市1950~1995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曲线。读图回答题。 [备注:图中纵坐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应改为“(‰)”] 1.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上海市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时期是(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人口负增长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 ①失业人口增多 ②人口老龄化 ③住房紧张 ④劳动力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2.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
|
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正确理解是 A.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为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活动属于人口迁移 C.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属于人口迁移 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
|
读下面的宣传画,据此完成题。 1.这幅画中的图像是哪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西班牙 2.这幅画所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人类大量砍伐森林造成洪灾 B.全球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引起海平面上升 C.全球性干旱造成水资源供给不平衡 D.经济全球化的工业发展使海水污染严重
|
|
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气候资源 B.森林资源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
|
|
下列属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自然因素的是 A.地形、气候 B.人口、资源 C.工农业发展水平 D.科学技术
|
|
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
|
读图回答问题。(14分) ⑴A、B、C、D四处在地质构造上,A是 ,D是 。 ⑵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向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 ⑶找油气应在图中 处;找地下水应在 处。 ⑷图中C、D两处此时的地貌,这除了地壳运动原因之外,还同 作用有关,此种作用能量主要来自 。
|
|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 ⑴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名称:B ,D 。 ⑵图中①和②之间的边界属于 边界,③和④之间的边界为 边界。 ⑶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板块和 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填字母) 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⑷红海仍在不断扩展的原因是 。 ⑸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