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B.维护了全球水的静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 C.不断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中的矿物质,促使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 D.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
|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根据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混合农业 B.②为商品谷物农业 C.③为大牧场放牧业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2.有关三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①市场适应性强,有利于恢复地力 B.②生产规模大但单产低 C.③专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 D.①③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
|
下图是“某市1990~2000年不同方向人口密度分布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1990~2000年该市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A.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B.人口向郊区发展 C.此人口分布变化是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 D.这种人口分布变化在发达国家不明显 2.引起该市人口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环境恶化 B.交通条件改善 C.工业化速度加快 D.城市布局变化
|
|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气候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气候区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区冬季多雨是受冬季季风影响 B.Ⅱ区中部极端干旱是由于常年受信风控制 C.Ⅲ区夏季多雨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D.Ⅳ区沿岸多雾是由于暖流影响 2.该区域正在建设世界著名绿色工程(图中阴影部分所示),该绿化工程最为广泛的树种是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
|
|
读加拿大主要铁路和城市分布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加拿大铁路和城市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农业 D.人口 2.与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规律类似的还有 ①植被覆盖率 ②土壤类型 ③水源分布 ④种植业区 ⑤工业区 ⑥人口分布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
|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箭头a和c的运输方式是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水 2.有专家指出,d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途河水渗透补给地下水,增高地下水位 B.沿途地区的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C.沿途地区海水大量入侵 D.增加了沿途地区湿润程度,降水增多
|
|
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2.按表中数据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
|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沉积岩、变质岩 2.图中②表示的是 A.外力作用 B.变质作用 C.上升、冷却凝固 D.重熔再生
|
|
下图为三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三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A.甲>丙>乙 B.甲>乙>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2.乙可能是 A.天山 B.秦岭 C.大兴安岭 D.阴山
|
|
读某日地面天气形势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各地风的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北京吹干冷的西北风 B.郑州吹暖湿的东南风 C.武汉风力大于长沙 D.北京和平壤的风向相似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可知,图示日期 A.平壤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B.东京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福州阴雨,气温较低 D.北京气温的日较差小于淮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