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图中的序号表示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各序号与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①—沉积作用 B.②—风化作用 C.③—重熔再生作用 D.④—侵蚀作用 2.图中④作用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 B.大理岩 C.砂岩 D.玄武岩
|
|
(10分)【环境保护】 下图为我国区域示意图。A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回答问题 (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 (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
|
|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分别是我国20世纪和21世纪伤亡人数最多的两次地震。
注: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 对比分析表中两次地震成因有何不同,并简析汶川直接经济损失比唐山大而伤亡人数比唐山少的原因。(10分)
|
|||||||||||||
(10分)【旅游地理】 近年来,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青睐。 读下图崇明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分析崇明发展“生态旅游”条件及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由346个岛礁组成,面积11800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人,雪山和冰川面积约为全岛面积的65%,是一个气候恶劣的小岛,历史上无人问津。但是近30年来却引起了遥远的英国的极大兴趣。1982年4月2日,英国、阿根廷为争夺马岛主权而进行的“马岛之战”开始。马岛上空,硝烟未散。2010年2月,英国、阿根廷两国马岛争端再度升温,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材料二 世界区域局部图和马尔维纳斯群岛地形图
(1)读图简述马岛的地理位置。(6分) (2)读图分析马岛的自然地理特征。(8分) (3)结合图文资料从地理角度分析英国争夺马岛的原因。(8分)
|
|
(24分)下图为中国主要农业贸易流量示意图,表格为中国主要农业区域间贸易流量统计表,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下图为中国主要农业贸易流量示意图,下表为中国主要农业区域间贸易流量统计表。
(2)说出图中A组箭头所示农业贸易的主要农产品,并分析新疆成为其贸易输出地的主要区位因素。(10分) (3)据图表分析湖南广东两省之间农业贸易量最大的原因。(8分)
|
|||||||||||||||||||||
读下图,亚洲东部某月17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P沿线正经历多云降水天气,完成下列问题。
A.1月 B.5月 C.6月 D.8月 2.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南岛气压值比周围低 B.上海天气晴朗,大风,气温低 C.P沿线为梅雨天气所在地 D.朝鲜半岛风力大于中南半岛,都吹偏北风
|
|||
下图是我国江苏省盐城市滨海湿地保护与开发情景方案设计及其生态经济效益比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情景Ⅰ、Ⅱ、Ⅲ分别是基于2008年、2000年和1983年现状设计的,下列关于该湿地景观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滩涂面积逐年减少 B.芦苇地面积略有增加 C.池塘面积增加最多 D.盐田减少变为水田 2.以上湿地景观变化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情景Ⅲ时期开发利用程度低,湿地利用类型主要是盐田和少量水产养殖 B.情景Ⅱ时期盐场扩建、水产养殖规模扩大 C.情景Ⅰ时期湿地开发以种植业为主,旱地作物比重大 D.情景Ⅰ时期盐田因产量和收益影响,已全部转为水产养殖 3.比较三种情景下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优方案设计是 A.情景Ⅰ B.情景Ⅱ C.情景Ⅲ D.都一样
|
|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流量
|
|
下图分别为某区域城市和乡村两种不同景观,景观与当地某种资源短缺有关。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两景观共同反映了某区域的环境特征,则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拉美 B.西亚 C.西欧 D.东亚 2.关于该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左图景观与石油开采相关 B.左图景观主要用于收集太阳能 C.右图景观中心区为水井 D.右图景观种植的农作物为水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