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等高线图,该地山青水秀,水流常年奔腾不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有大小两个湖泊,其中有一个为壮丽的瀑布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该湖泊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瀑布的高度可能为( ) A.20m B.50m C.90m D.120m 3.当地村民发现图示地区山青水秀,特别是每到夏季云雾缭绕。于是在甲、乙两个地方发展了农家乐,但每到冬季,就发现乙农家乐生意冷淡,其中可能的原因是( ) A.乙所在地山高林密,视线不好,不利于欣赏风景 B.乙农家乐收费标准过高、服务质量不好,客人不愿意来 C.乙农家乐冬季光照条件不好,餐饮环境阴冷、光线阴暗,客人不愿意来 D.乙农家乐地势高,受冬季风影响大,导致餐饮环境阴冷,客人不愿意来
|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OO米,粗实线为河流,甲为一洼地,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流的流向是( ) A. 从东向西 B. 从西向东 C. 从西北向东南 D. 从东南向西北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有可能是( ) A. 180米 B. 280米 C. 380米 D. 480米
|
|
(9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下图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们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 (1)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2)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 (3)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其他交通线路的选择。分别写出目前经过A、B、C三城市的我国南北铁路干线的名称。
|
|
(7分)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表中资料显示,我国(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括号内)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3)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 ,原因是 。 (4)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
|
|
(13分)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 (3)分析该国水能资的开发条件。 (4)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
|
|
(8分)在世界洋流模式图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大洋环流。读图回答: (1)环流 、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环流 、 流经大洋西岸时应为寒流。 (3)在环流B的 部是形成大渔场的理想海区。假如该图为大西洋,此处应是 渔场。 (4)假如该图为大西洋,环流B的西部洋流名称是 ;环流C的南部洋流名称为 。
|
|
(13分)读某河流上游水库大坝的位置图和剖面图及其河流水量变化图,完成有关问题。 (1)图a中的水库大坝选择的地形条件 ,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 (2)大坝的设计与建设需考虑的自然条件是 。 (3)按照图a的大坝设计(图距约为0.8㎝),坝长和坝高(坝顶到坝底的相对高度)分别大约是 A.90m,100m B.80m,150m C.72m,50m D.72m,100m (4)在图b中观察,大坝上建设水电站,可利用的落差应H1.H2. H3中的 ,水轮发电机应安装的位置是(A或B) (5)图a中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铁路上经过H处火车车辆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下图中a为纬线,P、Q两地经度相同,相距800千米。完成下列各题。 1.若Q点5时30分日出,a点的纬度为15°,这时的月份可能是( ) A.12月 B.2月 C.6月 D.10月 2.若P地19时太阳已落,Q地仍夕阳西下,这一季节( ) A.长江流域油菜花盛开 B.美国大平原麦翻金浪 C.潘帕斯草原绿野千里 D.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
|
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下图中,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 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B.Ml、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 0.5个单位重量的M1、M2 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 2.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 ) A.N B.P C.Q D.R
|
|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2.在距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A.E、F B.F、G C.E、H D.F、H 3.与其它两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Z 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 B.单位距离运费最高 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 D.总是收益最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