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它往往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分布在古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储量初步估计是天然气储量的4倍。读“各钻井某页岩层顶部高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上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向斜谷

2.下列有关页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地区不可能储有页岩气      

B.页岩中可能含有化石

C.属于矿物能源中的新能源                                           

D.清洁可再生能源

3.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将有利于

①影响世界能源格局  ②大气环境的改善 

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摆脱目前对石油的依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下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题。

满分5 manfen5.com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

B.E岸河床较缓,F岸河床较陡

C.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流向发生偏转,F岸遭受冲蚀力大

D.水位B处低于A处

 

浙江省某中学的一地质科考小组在某地(大约在25°N,110°E)进行科学考察,下图为该科考小组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考察小组的考察地大致位置在

A.滇          B.闽          C.桂         D.琼

2.关于C处和D处地貌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较为科学的是

A.C处—风力侵蚀作用 D处—风力沉积作用

B.C处—流水侵蚀作用 D处—流水沉积作用

C.C处—流水沉积作用 D处—流水侵蚀作用

D.C处—风力沉积作用 D处—风力侵蚀作用

3.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这名同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①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   ②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水平错位 

③PQ线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谷地           ④PQ线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通勤是居民以1日为周期往返于居住地与工作地之间的出行,是由居民居住地与工作地空间分离产生的。若按方向划分,通勤可分为向心通勤(早晨朝向CBD的通勤)和离心通勤(早晨背离CBD的通勤)。读某城市居民早晨通勤方向和居民全天通勤时间分布图(箭头表示通勤方向,箭头粗细表示通勤量大小),回答(1)~(3)题。 (10分)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1)下列有关通勤描述错误的是(  ) (2分)

A.工作岗位主要分布在CBD及其附近               

B.傍晚以向心通勤为主

C.城市北部居住人数相对较多,工作岗位相对较少    

D.城市西部工作岗位相对较多,居住人数相对较少

(2)简述该城市居民全天通勤时间分布特征。(4分)

(3)你认为如何减少该城市东西方向的通勤量? (4分)

 

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一:印度河径流12~2月流量最低, 3~6月水位上升快, 7~9月流量最大。

(1)描述甲国的主要地形特征。(4分)

(2)根据材料一和相关知识,分析印度河径流量呈上述变化的原因。(6分)

(3)中巴两国计划建一条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中国新疆喀什的中巴铁路(如图中所示),指出中巴铁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在华北平原,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区域已达6万多平方公里,占华北平原面积的近一半,北京、天津、沧州等地沉降最严重。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沧州大约沉降了2.4米。

材料二:天津市地面下沉,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位及塘沽海平面变化关系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北京和伦敦各月降水量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北京

2.6

7.7

9.1

22.4

26.1

70.4

196.6

243.5

63.9

21.1

7.9

1.6

672.9

伦敦

51.9

34

42

45.2

47.2

53

38.3

47.3

56.9

61.5

52.3

54

583.6

(1)根据材料二,描述1950~1995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导致地面下沉的主要原因。(8分)

(2)北京地面沉降比伦敦严重,根据材料三,分析原因。(8分)

(3)例举地面下沉的危害以及缓解华北平原地面下沉的措施?(8分)

 

下图为南美大陆沿34°S纬线1月均温、7月均温、11-4月降水量、5月-10月降水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小处位于横坐标

A.200km附近       B.300km附近      C.400km附近     D.900km附近

2.该大陆在图示纬度带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是

A.西部自沿岸向内陆气温递减较快时由于大陆性明显增强

B.西岸各月平均气温低于东岸主要是由于洋流的影响

C.5月-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由于东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11月-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由于西岸位于信风背风坡

 

下图为某局部地区土壤再分配速率(吨/公顷·年)等值线图,土壤再分配速率正值表示沉积,负值表示侵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①、②、③、④四条虚线所在位置冲沟(流水侵蚀形成)最发育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沿MN线所作的地形剖面最有可能是上右图中的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下图是杭州某三天气压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这三天杭州天气受 

A.气旋影响      B.反气旋影响       C.冷锋影响      D.准静止锋影响

2.据图中信息判断,杭州8日前后的天气现象最可能是

A.狂风暴雨      B.阴雨连绵         C.烈日高照       D.风高物燥

 

霜期为一年中初霜至次年终霜间的时段,其余时段为无霜期。下表中距平值为该年代与50年平均值的差距。读我国某地20世纪各年代霜期的均值、距平表,回答下列各题。

项目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初霜日

均值(日/月)

2/10

4/10

26/9

21/9

25/9

距平(天)

+5

+7

-1

-6

-2

终霜日

均值(日/月)

3/5

21/5

15/5

22/5

20/5

距平(天)

-14

+4

-2

+5

+3

1.据表推断该地的霜期、无霜期的变化特点是

A. 50年代,霜期结束的最晚                  B. 70至90年代霜期变短

C. 80年代,无霜期均值最短                  D. 70年代无霜期变化最大

2.该地有可能是我国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33955/41910) 首页 上一页 33950 33951 33952 33953 33954 33955 33956 33957 33958 33959 3396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