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说明图中甲处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2分) (2)图中地质构造,乙为_______,丙为________ 。(2分) (3)简要分析丁处地形的形成过程。(4分)
|
|
(11分)读我国2013年10月29日14时-30日14时降水量预报图,回答下列问题。 (l)归纳该时段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2分) (2)描述西宁与兰州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原因。(3分) (3)描述太原以东霜冻线的走向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4分) (4)“今夜霜露重,明早太阳红”,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阐释这一农谚。(2分)
|
|
(13分)济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大气的运动”进行了探究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活动1: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 (l)根据材料,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2分) (2)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3分) 探究活动2:活动小组在海陆风的基础上,将时空尺度和范围放大,研究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不同季节的大气运动,如下图所示。 (3)图示表示的是______(季节),M表示________(气压中心),其切断的气压带为_________,N表示___________(气压中心)。(4分) (4)根据图中风向,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其对我国东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4分)
|
|
图甲为某沿海地区,图乙是沿图甲中的M地所作的河谷剖面图(剖面形成与地转偏向力有关),图丙为图甲中湖泊水位的最大与最小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和M处的地质构造为 A.由北向南 背斜 B.由南向北 背斜 C.由北向南 向斜 D.由南向北 向斜 2.当湖泊蓄水接近图丙中b时,一油轮由波斯湾驶向马六甲海峡途中 A.顺水逆风 B.逆风顺水 C.顺风顺水 D.逆风逆水
|
|
读天山博格达峰北坡垂直自然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自然带的类型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针阔混交林带 2.博格达峰北坡自然带丰富完整,是体现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典范,其形成因素最不可能的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海拔高度
|
|
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 B.开放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2.下列对图示空白处内容的补充合理的是 A.甲——水位下降 B.乙——改善局部气候 C.丙——增加 D.丁——加重
|
|
下图为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丙分别表示大气、陆地和海洋,d与f相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传输的热量多水分少B.d传输的热量多水分多 C.f传输的热量少水分多 D.f传输的热量多水分多 2.若甲、乙、丙分别表示河流水、地下水和湖泊水,该河流位于我国长江流域,箭头e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1~2月 B.3~4月 C.6~7月 D. 11~12月 3.若甲、乙、丙分别表示气候、水文和地貌,下列箭头中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A.a B.b C.c D.d
|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而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O℃以下,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2.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甲、乙两条不同的路线。甲线用时37天,乙线用时22天,下列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 甲路线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逆流速度慢 B.甲路线受极地东风带影响,逆风速度慢 C.乙路线受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影响,顺流速度快 D.乙路线受东南信风带影响,顺风速度快 3.下图中与都柏林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3月12日 晴朗 B.5月5日 晴朗 C.9月23日 多云 D.5月20日 多云 2.该地可能位于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
|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3年1月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4日14时~5日8时,①地 A.气压升高 B.气压降低 C.阴转多云 D.大风骤起 2.4日14时~5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A.② B.③ C.④ D.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