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一首唐诗这样描述某地区景象:“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诗描述的地区,最可能见到图中四种农业活动中哪种经营模式        (  )

A.     B.     C.     D.

2.关于该地区叙述不正确是                                            (  )

A. 发展农牧业优势条件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 该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C. 该地区资源丰富,属于能源调出地区

D. 该地区根据自身优势发展技术含量较低的木材加工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1.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是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  )

A. 纬度差异巨大    B. 空间距离遥远

C. 中间相隔很多地形区    D. 整体状况区别明显

2.两地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  )

A. 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农业都已经进入成熟时期

B. 太湖平原的农业已经进入成熟时期,吐鲁番盆地处于发展初期

C. 太湖平原已经进入衰落时期,吐鲁番盆地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

D. 太湖平原农业正在蓬勃发展,吐鲁番盆地正处于转型期

3.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  )

A. 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B. 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C. 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D. 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

4.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分别是                        (  )

A. 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B. 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旱作农业

C. 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D. 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的流动。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1.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A. 资金    B. 劳动力    C. 信息    D. 观念

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 矿产品    B. 资金

C. 工业制成品    D. 技术

 

【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年底全线通水,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保证有充足优质的水源供应北方地区,水源地在今后的农业开发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旅游地理】材料一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以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沟海拔在2000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108个湖泊,有“童话世界”之誉;九寨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二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截至2017年8月13日14时40分,九寨沟县地震已造成25人死亡 ,其中21人确定身份,4人未确定身份。

(1)评价九寨沟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灾后九寨沟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贝加尔湖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湖中生活着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贝加尔湖周围共有300余条河流注入,但只有图中R河流出。

   

材料二 图中甲城是西伯利亚的大城市,工业以机械制造(重型机械、机床、电缆)为主,市内有多所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近年来吸引了大量投资。

(1)说出贝加尔湖的生态环境价值。

 

(2)简述R河的水文特征。

 

(3)如果从贝加尔湖引水到乙地,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4)简析甲城近年来成为投资热土的主要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凤堰梯田位于陕西省南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凤凰山南麓山前冲积扇上。乾隆年间,湖南长沙移民见此地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山高水也高,有黄龙沟、茨沟、冷水沟、龙王沟等4条沟溪流经,胜似江南,于是游说当地农户共同开垦梯田。在修筑初期,常发生前一天灌满水,第二天就出现干涸的情形,其后先民采用措施加以解决。该梯田现为我国北方省份面积最大的古水稻梯田,已成为旅游胜地。下图示意凤堰梯田位置及景观。

(1)分析凤堰梯田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的原因。

(2)说明该地能够修建梯田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气候除外)。

(3)推测梯田修筑初期易干涸的主要原因及先民采取的主要措施。

(4)你是否赞同依托凤堰梯田大力发展旅游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读马尾藻海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海域其实是一片长着马尾藻的异常“平静”海域。海域中的马尾藻随水流呈顺时针方向缓慢的移动。对于该海域异常“平静”的分析最正确的是(  )

A. 东北信风对该海域的影响大    B. 该海域在北大西洋中低纬洋流圈中心

C. 该海域受下沉补偿流影响大    D. 该海域不在主航道上,船只活动影响小

2.马尾藻海是一个水温较高的海域,对该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受海域附近暖流的影响    B. 在板块的交界处,海底火山活动强烈

C. 纬度位置较低,太阳辐射较强    D. 该海域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故气温高

 

科考队在大兴安岭考察时,发现当地的原始地貌为山前冲积扇前缘,土壤分为粗颗粒层和细颗粒层两种。土壤类型主要为淋溶黑钙土。但在背风坡海拔200米处(122°33′47″E ,45°45′01″N)发现土壤变为栗钙土,并且该处地层的上部偏红,说明氧化铁(三氧化二铁)在该处富集。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若土壤温度与铁元素的富集能力成正比,则土壤变为栗钙土的条件应为(    )

A. 高温多雨    B. 低温多雨    C. 高温少雨    D. 低温少雨

2.当地越靠近冲击扇的前缘方向,土层的变化情况为(    )

A. 粗颗粒层变厚,细颗粒层变厚    B. 粗颗粒层变薄,细颗粒层变厚

C. 粗颗粒层变厚,细颗粒层变薄    D. 粗颗粒层变薄,细颗粒层变薄

 

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现在该地区道路四通八达,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

①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年积温低,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2.该区域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  )

A.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B.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 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D. 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22792/41910) 首页 上一页 22787 22788 22789 22790 22791 22792 22793 22794 22795 22796 2279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