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 地下水位上升    B.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 蒸发量增加    D.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活用水量增加    B. 下渗量减少

C. 植被覆盖率增加    D. 城市热岛效应

 

人口迁移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 中国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社会文化因素

B. 图瓦卢举国搬迁新西兰——生态因素

C. 美国人口由东北部向南部迁移——政治因素

D. 伊拉克难民逃离家园——经济因素

 

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与该国人口增长状况有密切关系。下表为世界部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的是(  )

A. 瑞士    B. 巴西    C. 英国    D. 意大利

2.英国等西欧国家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

A. 养老制度    B. 医疗技术    C. 婚姻生育观    D. 生产力发展水平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时是经济水平最高的时期    B. ③到⑤期间,人口的数量不断减少

C. ④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定    D. ①到⑤期间,④时人口问题最不突出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A. K2线    B. AC曲线    C. AD曲线    D. AB曲线

2.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  )

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②控制城市化进程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  ⑥分散城市职能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⑤⑥    D. ①③④⑤

 

读下面“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乙国城市化程度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开发历史悠久    B. 经济发展水平高

C.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 社会福利优越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都属于发达国家

B. 甲国属于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

C. 乙国是目前世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

D. 丙国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

 

下列地区无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

A. 巴西    B. 阿根廷    C. 南非    D. 中国

 

下列有关西欧乳畜农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农场规模以大型为主 ②农场主要为家庭经营 ③农场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 ④农场一般用篱笆隔成许多围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内蒙古自治区伊利集团生产的乳制品畅销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据此回答问题.

1.从开始,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相继在北京和大庆等城市落成,影响这些基地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A. 消费市场    B. 原料产地    C. 廉价的劳动力    D. 交通便利

2.关于阿根廷牧牛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横穿潘帕斯草原的大铁路的修建,促进了牧牛业的发展 ②种植饲料作物等措施弥补天然草场的不足 ③这里所产的牛肉大量供应美国市场 ④粗放的经营方式降低了生产成本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下面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的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 Ⅰ、Ⅱ、Ⅲ    B. Ⅱ、Ⅰ、Ⅲ    C. Ⅲ、Ⅱ、Ⅰ    D. Ⅰ、Ⅲ、Ⅱ

2.下列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四种理解错误的是(  )

A. 环境人口容量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B. 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

C. 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D. 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18047/41910) 首页 上一页 18042 18043 18044 18045 18046 18047 18048 18049 18050 18051 1805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