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

A.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下列各省区轮廓中,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     B.     C.     D.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分界线,下列四条界线中没有穿过该线的是(  )

A. 1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    B. 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 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D.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读下面的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之间山脉的地理意义是(  )

①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②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之间的分水岭

以水田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和以旱地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

④四川省与陕西省之间的分界线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甲、乙两地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为小麦和水稻,其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不同    B. 土壤不同    C. 水热不同    D. 海拔不同

3.下列有关图中丙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带性土壤为紫色土,因而被称为“紫色盆地”

②是我国重要的水稻、茶叶、甜菜产地

③农业发达,水利兴盛,有“天府之国”之称

④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作的地形剖面组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  )

A. 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 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C. 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D. 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2.⑤地区作为全国性商品粮生产基地,与太湖平原等地区相比,优势条件是(  )

A. 单位面积产量高

B. 交通发达

C. 水热条件好

D.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3.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

A. 春小麦、亚麻、甜菜

B. 冬小麦、玉米、水稻

C. 棉花、春小麦、大豆

D. 油菜、茶叶、春小麦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快递业的发展,自提空间在我国出现,并逐步被政府纳入各级

规划与社区服务基础设施之中。研究表明,青年群体和高收入群体不能及时签收的情况较多, 自提空间使用的意愿更高。下图为不同居住空间居民的自提使用意愿程度和模式选择。据此 完成 下列各题。

 

1.在快递自提空间模式的选择上,大多数人偏向于使用

A. 物业和私人商铺    B. 报刊亭和连锁便利店

C. 报刊亭和独立的自提门店    D. 自助快递柜和独立的自提门店

2.不同居住空间的居民中,自建房居民的自提使用意愿程度最低,原因最可能是

A. 管理原因    B. 派件数量    C. 年龄结构    D. 基础设施

3.在国外,停车场、加油站、地铁站等很多交通节点都成了自提空间布局的地点,主要影 响因素是

A. 出行方式    B. 人口密度    C. 交通通达度    D. 地租价格

 

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具有不同的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的城市依次是

A. 东京    纽约    伦敦    B. 东京    伦敦    纽约

C. 伦敦    纽约    东京    D. 伦敦    东京    纽约

2.促进城市进入低密度弥漫型城市居住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 制造企业外迁    B. 家庭汽车普及    C. 城市人口剧减    D. 城市经济衰退

3.②城市从低密度弥漫型城市居住模式逐渐演化成另一种新的城市居住模式的时间约在

A. 1950—1960 年之间    B. 1960—1970 年之间

C. 1970—1980 年之间    D. 1980—1990 年之间

 

在低山地区,植物的分布并不是完全一样,最显著的差异表现在阴阳坡的不同。某地理实习 小组,对我国北方某低山区(海拔 500 米,年降水量 490 毫米),进行了植被自然生长与分布 状况的实地调查,结果如下(见下表)。据此读表,完成下面各题。

 

1.结合提供信息可断定,甲坡为

A. 针叶树种为主的阴坡    B. 阔叶树种为主的阳坡

C. 草本植物为主的阴坡    D. 灌木植物为主的阳坡

2.乙坡植被优于甲坡,主因归结于

A. 热量适宜    B. 植物种类优势    C. 土壤肥沃    D. 水分条件较好

 

雪花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温度和湿度。根据国际研究,树枝状“最美雪花” 多在-10℃~-20℃)环境中形成,同时需要充足的水汽补给以及较为漫长的生长时间。下图 示意 1 月份平均气温-14℃至-18℃区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图中四地最有条件发育成最美雪花的是

A.     B.     C.     D.

2.该地能发育成最美雪花的原因是

A. 西北季风迎风坡降雪多

B. 地势起伏大,水热差异大

C. 沿岸暖湿气流影响大

D. 空气洁净,环境质量好

3.当温度和湿度条件都满足最美雪花的发育时却不能形成最美雪花,可能因为

A. 高压天气    B. 大风天气    C. 逆温天气    D. 人为影响

 

题型:选择题组
难度:中等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山峰和河流的分布。

(1)指出图示地区所在地形区名称。

(2) 概述图示地区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18044/41910) 首页 上一页 18039 18040 18041 18042 18043 18044 18045 18046 18047 18048 1804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