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     B.     C.     D.

2.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读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完成下题。

要提高该岛人口的环境承载力,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 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数量    B. 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

C. 厉行节约,降低人均需求量    D. 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

 

下图为“中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力分布图”,下列省级行政区2000年粮食供养人口数量大于实际人口数量的有

①四川    ②江苏     ③湖南     ④广东    ⑤福建    ⑥广西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km2,农业时期为40/km2,工业时期为160/km2。据此完成下题。

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 资源    B. 科技发展水平

C.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读“经济发展阶段与人口迁移量示意” 图,回答下面小题。

1.人口迁移量最少的时期是

A. 原始社会    B. 农业社会    C. 工业化阶段    D. 后工业化阶段

2.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环境    B. 国家政策    C. 社会经济    D. 战争

3.影响②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    B. 土地    C. 婚姻与家庭    D. 矿产

 

读二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    B. 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

C. 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D. 人口移动主要是由经济原因所致

2.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A. 欧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亚洲

 

2000年5月,印度官方人口数字首次突破10亿大关。2008年,印度已经拥有11亿人口。2011年3月印度人口已达12.1亿,在3年时间里印度人口净增1个亿。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17亿,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印度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期间人口增长了3倍多    B. 目前印度人口增长类型属于传统型

C. 每年净增人口有下降趋势    D. 目前印度人口增长率为1%左右

2.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印度由于人口增长较快,带来的压力主要有

①人均收入增长缓慢   ②劳动力充足,积累多  ③失业问题十分严重  ④粮食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从赤道吹向两极的高空气流,为什么没有形成如下图所示的单圈环流?

(2)请动手绘图、填图:

①用箭头表示出三圈环流的方向。

②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出四个气压带的名称。

③用箭头表示三个风带的方向。

(3)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_____和_____。极锋是_____带和_____带的气流交汇而成的。

(4)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将随_____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向____移动。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点此时是________时,昼长为________小时,A点的日出时刻是________时。

(2)此图表示的日期是_____月____日前后的阳光照射图,此时以____和___经线将地球分为两天。

(3)H点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

(4)在图中用阴影画出夜半球的范围,________(HG或GD)为晨线。

 

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

(2)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

(3)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半球。

(4)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17360/41910) 首页 上一页 17355 17356 17357 17358 17359 17360 17361 17362 17363 17364 1736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