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云南省丽江市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 高一地理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其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下图。回答下题。

图示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工作原理属于(  )

A.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B. 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C. 特朗勃墙的逆辐射原理

D. 空气隔层的室效应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第22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的主体建筑——日出东方酒店坐落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畔。读“日出东方酒店景观图”,回答下题。

景观图中太阳能电池板(  )

A. 建在雁栖湖大坝南坡    B. 冬春季节发电量最大

C. 阴天时无法正常工作    D. 受太阳活动影响较大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读“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地球不同圈层结构,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铺路、建楼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来源于(  )

A.     B.     C.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题。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后的一周内(  )

A.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B.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C. 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 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读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平均每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完成下题。

位于该地区的城市最可能是(  )

A. 孟买    B. 上海

C. 悉尼    D. 圣地亚哥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略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 森林、草原、荒漠    B. 草原、荒漠、森林

C. 森林、荒漠、草原    D. 荒漠、草原、森林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有一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让我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最可能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一个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带也是一个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产功能

B. 平衡功能

C. 各地理要素具有协调统一的变化过程

D. 整体功能小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的功能总和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题。

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排放大量CO2,但大气中的CO2浓度仍基本稳定,原因是(  )

A. 大气本身具有减缓CO2增加的功能

B.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C.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D. 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都具有平衡功能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2015年7月24日,美国天文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距离地球约1 400光年、位于天鹅座的“另一个地球”——“开普勒452b”,科学家猜想它与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能成为“开普勒452b”所在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A. 天鹅座    B. 星云    C. 恒星    D. 太阳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我国地域广阔,聚落形态千姿百态,无一不深深打下了环境的烙印。下图为我国某地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下题。

此处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文    D. 生物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读下图,完成下题。

四幅地质构造图中,属于褶皱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读下图,回答下题。

此图可以说明(  )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③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水资源紧缺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高用水效率,建成节水防污型社会,应成为社会的共识。读下图,回答下题。

加剧全球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因素是(  )

①乱伐森林,环境破坏 ②水资源的浪费 ③水质污染 ④气候异常,干旱少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图为“CO2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有关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 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B. 大气中的氮全部来自生物的作用

C. 参与了岩石的形成过程

D. 现今地球大气的成分主要是生物参与的结果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松木希错流域位于我国青藏地区,属于咸水湖。下图为“松木希错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松木希错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汽输送环节在冬季最活跃

B. 气温高,蒸发强烈

C. 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D. 冬季河流有汛期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下题。

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题。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 ①—②—③    B. ①—④—②

C. ②—③—④    D. ③—④—②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图示意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读图完成下题。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 北美五大湖沿岸    B. 巴西高原中部

C. 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D. 中国东南沿海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图是北京和张家口两地近50年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下题。

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 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    B. 植被的覆盖率提高

C. 作物的生长期缩短    D. 气温的年较差减小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辽宁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有“古生物化石宝库”之称,2016年2月23日入选第九批中国推荐的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名单。左图为“地质公园含化石地层剖面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目前,易对该景观造成损毁的地质作用对应于右图中的(  )

A.     B.     C.     D.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15年第22号台风“彩虹”于10月4日下午在广东湛江沿海登陆,最大风力有15级。据此回答下题。

台风参与了水循环的哪一类型(  )

A. 海上内循环    B. 陆地内循环

C. 海陆间循环    D. 不能确定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牛轭,耕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是牛犁地时的重要农具。内蒙古的乌梁素海、湖北的白露湖、排湖等因形状像牛轭,因此被称为牛轭湖。面向河流下游,左手一侧为左岸,右手一侧为右岸。读下图完成下题。

图中四幅河流地貌的演变过程应为(  )

A. ①④②③    B. ④①③②

C. ④①②③    D. ①④③②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图为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四地区位置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东非大裂谷宽几十至200公里,深达1 000至2 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读下图完成下题。

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  )

A. 图A    B. 图B    C. 图C    D. 图D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北京时间2012年8月13日凌晨4时(当地时间12日21时),历时17天的伦敦奥运会闭幕式正式开始。中国队以38金居奖牌榜第二,取得了历届奥运会客场最好成绩。结合下图,据此回答下题。

伦敦奥运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回答下题。

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 O→P→M→N→O    B. P→O→M→N→P

C. M→N→P→O→M    D. N→M→O→P→N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读“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下题。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点位于30°N附近    B. 乙点位于30°附近

C. ①是冷性气流    D. ②盛行西南风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读我国三座名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贺兰山东西两侧带谱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东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B. 西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C. 西坡的海拔较东坡高

D. 东坡的热量较西坡丰富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下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

A. 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 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 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 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河流上游段(②处以上)的剖面图可能是(  )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当地球处于下图中公转轨道A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 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

C. 北半球为夏季    D.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二至日昼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若丁地经度为90°W,当丁地昼长为A时,该地日出时的北京时间为(  )

A. 23∶30    B. 24    C. 14∶30    D. 12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下图为“南美洲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示洋流是(  )

A. 寒流,自北向南流动    B. 暖流,自北向南流动

C. 寒流,自南向北流动    D. 暖流,自南向北流动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读“地质大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完成下题。

图示各种地质作用中,相同的是(  )

A. ①③⑤    B. ④⑥⑧

C. ①②⑤⑥    D. ⑤⑥⑦⑧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读“我国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图”(部分),回答下题。

铁路②⑤的修建成功,表明(  )

A. 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B. 先进的技术能有效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自然障碍

C.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 社会经济因素对铁路网规划影响特别不大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下题。

在莫霍界面以下(  )

A.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 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 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详细信息
39. 难度:困难

(题文)下面四幅图中(中心是极点,箭头指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区为3月21日、北京为3月22日晨6时时的正确示意图是(  )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读下图,完成下题。

北京处在②阶段时,如果有大风天气出现,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①锋面两侧水平气压梯度较大 ②冷气团移动速度很快 ③暖气团含有大量水汽 ④冷气团携带有大量沙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下图示意1873~2013年间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大气平均温度偏差的相关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归纳两条曲线变化的特点及其相关性并为促进全球平均温度偏差平衡提出相应措施。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水循环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淡水不断得以补充的是________,人类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三种循环所共有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如何理解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下图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

(2)图中属于巨行星的是________;属于远日行星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除图中天体外,图中天体系统的成员还包括(  )

A.星云 B.彗星C.织女星 D.猎户星座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44. 难度:中等

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

(2)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

(3)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半球。

(4)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45. 难度:困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点此时是________时,昼长为________小时,A点的日出时刻是________时。

(2)此图表示的日期是_____月____日前后的阳光照射图,此时以____和___经线将地球分为两天。

(3)H点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

(4)在图中用阴影画出夜半球的范围,________(HG或GD)为晨线。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46. 难度:中等

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从赤道吹向两极的高空气流,为什么没有形成如下图所示的单圈环流?

(2)请动手绘图、填图:

①用箭头表示出三圈环流的方向。

②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出四个气压带的名称。

③用箭头表示三个风带的方向。

(3)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_____和_____。极锋是_____带和_____带的气流交汇而成的。

(4)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将随_____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向____移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