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 太阳辐射    B. 大气辐射    C. 地面辐射    D. 大气逆辐射

 

城市热岛效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因素影响    B. 地形因素影响

C. 人类活动影响    D. 海陆因素影响

 

下图中曲线表示温度.柱状表示降水.能正确表示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的是(    )             

A.     B.     C.     D.

 

下图示意甲、乙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过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该环流的根本原因是甲、乙两地(  

A. 冷热不均    B. 气压差异    C. 海拔不同    D. 湿度不同

2.图中各点气压最高的是(  

A. M    B. N    C. P    D. Q

3.若甲位于海洋,乙位于沿海,则(  

A. ①为夜晚海风    B. ②为夜晚陆风    C. ③为白天陆风    D. ④为白天海风

 

根据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小题。

1.根据地震波横波(S)与纵波(P)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确定外核物质接近液体状态的主要依据是(     )

A. S.P波波速明显增加

B. S.P波波速明显下降

C. S波波速突降,P波完全消失

D. P波波速突降,S波完全消失

2.图中CD代表地球内部两个明显的不连续界面,下列有关C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代表古登堡界面    B. 位于地下2900千米

C. 地震波通过时传播速度增加    D. 地震波通过时传播速度减慢

 

科学家目前对地球内部的研究主要通过(   )

A. 人工钻探    B. 超声波    C. 科学勘探    D. 地震波

 

北半球的冬至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北半球昼长夜短

B.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C.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D. 太阳运行至近日点附近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A. 恒星日    B. 太阳日    C. 24时56分4秒    D. 23时56分4秒

 

太阳的能量来源于 ( 

A. 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B. 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

C.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D. 氢原子裂变过程中释放的

 

关于地方时和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B. 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的地方时

C. 同一条经线地方时不同

D.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时刻早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10685/41910) 首页 上一页 10680 10681 10682 10683 10684 10685 10686 10687 10688 10689 1069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