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某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图甲)及世界某地区图(图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图所示海域与乙图所示地区都位于北半球 B. 甲图中①洋流与乙图中M洋流成因、性质都相同 C. 甲图中③洋流与乙图中M洋流成因、性质都相同 D. 乙图中M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
|
下列选项与下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 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 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 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 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所示,地球( ) A. 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近日点附近 B. 公转速度在该日后逐渐变快 C. 自转角速度①地大于③地 D. 自转线速度②地大于④地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 ) A. 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④③② B. 正午太阳高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②③①④ C. 该日后三个月内白昼逐渐变长的有①② D. 该日后三个月内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的有③④
|
|
关于地球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圈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 B. 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 岩石圈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小的圈层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
|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 空中飞行的飞机 B. 着陆的“神舟七号”飞船 C. 绕月球运动的“嫦娥二号” D. 地月系
|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7月中俄双方正式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同年11月,中俄两国再次就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深入交换了意见,商谈了北极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北极航道沿线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全方位的合作。 (1)船只经传统航道,从地中海进入大西洋时往往逆海水而行。试分析该海域洋流的成因。 (2)和传统航道相比,北极航道使航行时间大大缩短,但也存在对航行不利的条件。试阐述北极航道对航行不利的条件。 (3)鹿特丹是北极航道和传统航道上的重要港口城市。试分析鹿特丹成为世界大港的区位优势。 (4)中俄两国拟打造“冰上丝绸之路”,试分析此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帕图斯湖为一潟湖,与大西洋仅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泊南端有宽约1.6千米的水道连通大西洋。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辟有人工航道,7000吨的海轮可直抵湖北岸的阿雷格里港,该港为巴西南部重要港口,有铁路、公路通往周围各大城市。注入帕图斯湖的雅库伊河为巴西货运量最大水系之一,流域内和湖区西岸为发达的农牧区,盛产谷物、烟草、葡萄、牲畜、羊毛、木材等。 (1)简述帕图斯湖发展航运的最大限制条件和解决措施。 (2)阿雷格里港是巴西重要的农牧产品输出港,分析其形成原因。 (3)有人认为该地区的农牧产品输出港应该选择在里奥格兰德。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地时间2017年5月31日,全长480千米,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的蒙内铁路举行通车仪式。蒙内铁路是东非铁路网的起始段,铁路穿越东非裂谷带和多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沿线火山灰土分布广泛,土质疏松,雨季土壤遇水易软化。东非铁路建设的远期规划是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东非6国。下图为东非局部地区简图。
(1)描述图示地区铁路线及其布局的特点。 (2)说出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 (3)分别指出内罗毕地区和索马里沿岸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内罗毕所处自然带的成因。 (4)简述蒙内铁路的通车对东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年2月15日凌晨,被称为“中缅油气管道第一穿”的缅北伊洛瓦底江定向钻穿越工程全面告捷,该工程创造了管道直径1016毫米、长度达1539米的国外定向钻穿越施工新纪录。 材料二 “工服一会儿湿透了,一会儿又被晒干,每天要喝几公斤水才能保持体力。”一位现场工人向《环球时报》记者说道。 材料三 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2013年7月28日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2017年5月19日16时中缅原油管道原油正式由云南瑞丽进入中国,将每天向中国输送40万桶来自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原油。
(1)分析中缅油气管道单位里程造价高的原因。 (2)简述缅甸最佳的施工时间选择烈日炎炎的季节的原因。 (3)分析我国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在缅甸修筑中缅油气管道的主要原因。
|
|
松恩峡湾(61°N左右)宽914m;深度达1200m,挪威计划在此打造全球首个“漂浮”两车道海底隧道,预计于2035年前完工。该海底隧道是在不妨碍船舶航运的条件下,建造在海底供人员及车辆通行的海洋建筑物,建成后将大大缩短海湾两岸之间的行程,有利于改善海湾两侧地区交通紧张的局面。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相对于在松恩峡湾建造跨海大桥“漂浮”海底隧道 A. 受天气影响大 B. 对生态环境破坏大 C. 阻碍水上航运 D. 工程量小,造价低 2.挪威建造“漂浮”海底隧道主要面临的问题是 A. 资金压力大 B. 技术难度大 C. 劳动力不足 D. 地质灾害频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