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下图是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幅图中的农业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水稻种植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混合农业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B. 热量充足,城市众多

C.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 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3.中国东北地区今后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是(  )

A. 发挥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提高单产

B. 积极开垦荒地、沼泽地

C. 实现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 改变耕作制度,实现一年三熟

 

读下面台湾部分出口产品比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丧失的竞争优势主要是(  )

A. 低廉的工资    B. 广阔的市场    C. 先进的技术    D. 通达的信息

2.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反映其工业转向(  )

A. 技术指向型    B. 市场指向型    C.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 原料指向型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 地形类型    B. 人口分布    C. 城市分布    D. 交通线路

2.西气东输管道经过煤炭丰富的陕晋,其主要目的是(   )

A. 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    B. 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

C. 该地区煤气产量大,补充气源    D. 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反映的地形区是(  )

A. 准噶尔盆地    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C. 塔里木盆地    D. 四川盆地

2.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士地荒漠化

C. 土壤次生盐渍化    D. 水资源遭受污染

3.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b.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丰富

c.有天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A. a b    B. a c    C. b d    D. c d

4.属于防治荒漠化的原则是(  )

A. 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    B. 维护生态平衡和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C. 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    D.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破坏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

根据材料和图,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东北是我国重要的(  )

①林业基地  ②能源基地③商品粮基地④重工业基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③

2.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水源不足    B. 地表崎岖    C. 热量不足    D. 土壤贫瘠

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最主要原因是(  )

A. 耕地集中适宜机械化耕作    B. 宜农荒地多

C. 土壤肥沃    D. 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4.从2000年开始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图中的P平原,主要是因为(  )

A.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B. 将剩下的荒地作为今后发展用地

C. 粮食生产过剩    D. 该区自然条件恶劣,开垦困难

 

读“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80~90年代初从日本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 服装制造业    B. 钢铁工业    C. 生物制药工业    D. 化学工业

2.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 产业基础良好    B. 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 腹地范围广阔    D. 技术水平高

3.关于图中箭头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 实线箭头代表资源和能源    B. 实线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

C. 虚线箭头代表资源和技术    D. 虚线箭头代表能源和资金

4.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带来的可能影响有(  )

A. 大量公司总部向粤西地区转移    B. 不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C. 减轻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    D. 大量廉价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

 

读山西能源综合利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山西能源综合利用图,对于山西输出产品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煤炭工业仍然是山西的支柱产业,外运幅度将继续提高

B. 能源的综合利用是在以煤、铁、铝等矿产资源的优势基础上开展的

C. 电力输出将大大提升

D. 能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更为严重的环境和生态压力

2.在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过程中,不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

A. 水土流失    B. 酸雨    C. 放射性元素危害    D. 植被破坏

 

读“东部沿海地区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在工业发展的条件上,比B地区优越的是(  )

A. 高校林立,技术水平高    B. 交通运输便利

C. 矿产资源丰富    D. 消费市场广大

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条件是(  )

A. 热量充足,无霜期长    B. 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D. 高温期和多雨期相同

 

读我国东北年降雨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农业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III区域是水田耕作为主

B. Ⅲ区域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是我国农业较为落后地区

C. 降水充足、热量丰富,生长期长是本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之一

D. V区域已逐渐的过渡为畜牧业

2.以下地理因素中,导致I区降水丰富的原因有(  )

①夏季季风②冬季季风⑧距海较近④地势迎风⑤纬度较低⑥梅雨霏霏⑦汛期较短

A. ①⑤⑥    B. ①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⑥⑦

 

读中国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地区应重点保护珍惜野生动植物,保持生态平衡

B. b地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C. c地区应大力发展钢铁、机械、石化等重工业,治理大气污染

D. d地区利用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少数民族聚居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2.关于e地区最严重生态问题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春季多大风且植被覆盖率低    B. 春季气温回升快且降水少

C. 夏季多雨且排水不畅    D. 夏季多暴雨且土质疏松

3.f省能源短缺,下列措施能积极有效的解决该省能源紧张状况的是(  )

①发展核电②西电东送③进口石油④对用电大户拉闸限电⑤利用风能发电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    C. 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10652/41910) 首页 上一页 10647 10648 10649 10650 10651 10652 10653 10654 10655 10656 1065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