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题

下列肯定属于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的有(   )

①商场保安强行检查小张的背包

②小明同学给别人起绰号

③抢劫犯的照片被印在通缉令上

④某医院未经患者同意将其真实姓名和病情发布在报纸上

A. 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④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控制消除火情,全力救治伤员,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表明(   )

A. 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B.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权利

C. 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

D. 国家重视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下列行为属于珍爱生命健康权的是(   )

①央视女记者刘薇遭遇车祸后救人牺牲

②一台湾青年捐献出自己的骨髓,救活了一位大陆患有白血病的女学生

③听到市红十字会血液中心急缺O型血的消息,罗老师义务献血200毫升

④初二学生姜某为戒掉玩电子游戏的瘾,砍掉了自己的一个指头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下列言行能体现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

A. “听说你父亲生病住院了?”“这与我无关,我是领养的”

B. “又该缴税了。”“哦,让我想想办法怎样少缴点”

C. “今年征兵工作开始了。”“我符合条件,明天就去报名”

D. “这个星期天你有什么安排吗?”“我要去教堂做礼拜,我信仰基督教”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这说明(   )

①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全民进入小康社会后,社会上将不存在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④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会有军队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②它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

③宪法是其确认书和保证书        

④它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周末下午,学校组织大扫除。七年级(2)班班主任吴老师向同学们布置任务后,就匆匆离开了教室。过了一会儿,站在课桌上擦日光灯的小苗不小心摔了下来。她的左臂摔伤,先后动了三次大手术,为此花了一大笔钱。通过打官司,法院判决学校赔偿小苗4万多元。这一案例表明(   )

A.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核心

B. 只要有了立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就能得以实现

C. 小苗的权利是通过司法保障得以实现的

D. 有了法律,公民的权利就一定能得到维护

 

在某班主题为“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班会课上,有这样一个思辨环节;尽管好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体,但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竟也遭遇到诸如“老人倒地,你扶还是不扶”的尴尬纠结。为了让好人流汗流血不流泪,也为了让坏人不再任性与猖狂,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出台实施了“好人法”。

  【家国情怀  上下求索】对此,有同学认为,减少讹诈现象,只有靠法治建设。也有同学认为,减少讹诈现象,只要靠道德建设。

 

(1)请你运用关知识,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评析。

【网络生活 理性看待】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不是“网民”已成为中学生是否“现代”的标志。然而,当我们沉浸在QQ、微信、博客、微博带给我们全新体验的同时,各种关乎网络的负面新闻却引起了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关注,为此,学校开展了“网络世界中的我”调查征贴活动。

以下是部分学生的跟帖:打游戏,聊QQ,叙友情;做作业,搜题目,找答案;

泄情绪,发私愤,传谣言……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上述同学行为的认识。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班主任在班会课总结发言中,对全班同学寄予厚望,提出的部分思考或建议如下:

  成长的维度

    思考或建议

    课本观点

  人生目标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要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   

 

行为模式

读一篇美文,品一杯清茶,赏一幕美景,总能让我们找到自己享受悠闲的生活的方式,感受它们带来的身心愉悦。

 

 

心理素质

既然成为一个音符,就要奏响自己的旋律;既然成为有生命的灵魂,就要放射自己的光芒;既然是有头有脑,就不要被别人鼻子走。

 

 

(3)请你对应班主任的思考或建议写出相应的课本观点。

 

小明立志做一名法律界的成功人士,为此他常常关注与法律有关的时事新闻,并联系所学知识加以思考。

周一,小明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引起了小明的思考。

(1)这一新闻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随后,小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进行了浏览,他看到该法第一条这样写道: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对此,小明进行了揣摩。

(2)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了什么?

周末,小明在家翻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时,看到这样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这不禁让他想起宪法中“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的规定。他陷入了沉思。

(3)我们青少年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上述法律规定呢?

 

下侧漫画《微信拉票》旨在讽刺

A. 组办方管理混乱无序

B. 人们盲目崇拜金钱

C. 拉票者违背公平原则

D. 投票者缺乏爱心和同情心

 

共358260条记录 当前(23545/35826) 首页 上一页 23540 23541 23542 23543 23544 23545 23546 23547 23548 23549 2355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