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题

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说明

①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②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④在我国,只有刑法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2018年1月5日,乘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阻拦高铁动车关门,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事后,公安部门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并依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处以了2000元罚款。结合该案例,我们还应认识到

A. 不遵守规则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B. 执法严格会限制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C. 阻拦交通是小事,罚款即可解决问题

D.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俗话说:“有毒的药不能吃,违法的事不能干。”违法行为是指

A. 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B.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行为

C.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D. 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上访的表现程度趋于激化,对抗性增强;二是要求解决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三是矛盾的对立面正在改变。基于这些变化,我们对待这些矛盾的态度正确的有

①找负责人发牢骚或采取威胁恐吓等方法来解决纠纷

②正确认识到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③对待现阶段存在的矛盾要理性、理智对待

④对待存在的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过激行为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如图漫画中“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属于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济    C. 社会福利    D. 社会优抚

 

陈某在上网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就立即将此事报告给了有关部门。陈某履行了______的义务。( )

A. 爱护公共财物    B. 保守国家秘密

C. 维护国家荣誉    D. 维护国家安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55处提到“安全”,其中18处是“国家安全”。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报告关于国家安全论述最突出的亮点。下列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认识正确的有

①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②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重要基础

③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经济安全为根本

④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网络安全为重要一环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②④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会上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决不含糊,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下列关于主权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主权是构成国家的唯一要素

②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和平谈判是我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唯一方法

④主权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正式施行。它以法律形式对“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礼仪规范”作出了规定,这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法治的目标。下列关于法治重要性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法治是文明进步的体现,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

②自由、平等、公正离不开法治

③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在法治的保障下,才能真正实现

④公平正义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推进,才能水到渠成

A. 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习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交流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启示我们

A. 要弘扬中华文化,抵制外来文化

B.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 要善于借鉴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D. 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

 

共358260条记录 当前(13226/35826) 首页 上一页 13221 13222 13223 13224 13225 13226 13227 13228 13229 13230 1323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