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题

漫画《你会吗?》表现了小鸡和小鸭各逞其能,显摆自己。这启示我们

A. 要全面认识自己    B. 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C. 要敢于向困难挑战    D. 要认识自我的潜能

 

九月的校园充满阳光,但李明的心里却很纠结,感觉很不适应。上了初中,班上的同学大都不认识,老师也全都是新面孔,这里完全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为了帮助李明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你将向李明同学提出的建议是

A. 你只要把自己的成绩搞好,同学们就会主动与你交往

B. 你应该主动、积极和热情地与同学们交往,结识更多的新朋友

C. 你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D. 你可以经常回到原来的小学去走走,找找过去的感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7月1日,第十ニ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该法规定:每年的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材料二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治国理政经历史总结,也是我党与时俱进发展国家安全理论的最新认识成果。

(1)请举例说明我国的国家安全体系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2)请你谈谈我们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3)请谈谈我国设立国家安全教育日有什么重要意义。

(4)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我们在学校、社会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事情或问题。阅读下列三个情境, 回答问题。

情境一:期末考试,你发现小明同学把复印缩小的材料带入考场准备偷看。

情境二:放学的时候,小张和小王同学骑车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大声宣哗,并且说粗话脏话,被交警及时阻拦,并批评教育。

情境三:班里的一些男生给同学取难听的绰号,取笑同学。

(1)请从“诚信”的角度评析情境一中小明的行为。

(2)情境二中小张和小王的言行违背了社会生活中的哪一道德?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交警该如何批评教育他们?

(3)请从“尊重他人”的角度分析当你看到情境三中这一现象时你会怎么做,并说明理由。

 

初中生小明、小亮正骑着自行车一同行进在上学的路上,突然,一辆轿车飞驰而过,将小明碰倒在地。肇事司机驾车逃走。本想自认倒霉的小明听从小亮的建议报了警,没多久,小明就被120急救车送进了医院,经诊断,碰撞造成小明小臂骨折,交警根据小亮提供的线索,很快找到了肇事司机、交警调解未果,小明及家人在律师帮助下,将肇事司机告上法庭,法院审理依法判决肇事司机有期徒刑1年,并赔偿小明各种费用共计2万余元。收到赔偿的小明庆幸自己听从了小亮的建议,感谢小亮的勇敢机智,也坚定了心中的法律信仰,相反,肇事司机却懊悔不已ー一如果自己多等会,不抢黄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故;如果当时不因侥幸心理而驾车逃追,就不至于身陷牢房了。

(1)假如你是小亮,面对同学被撞、肇事司机逃跑你会如何去做?

(2)肇事司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违法行为?小明及家人运用了什么途径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3)请谈一谈,从“小明的庆幸”与“司机的懊悔”中你分别明白了什么道理?

 

备受世人关注的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真相近日公布,舆论哗然。官方公布通报,事故系一名女乘客因错过一站要求下车被拒绝后,与司机发生激烈争执并产生了肢体冲突,导致车辆失控,最终酿成坠江悲剧。因2人冲突,15条鲜活的生命骤然消逝,教训极其惨痛。公交车到站停车方能下人,这是出行规则;遇到矛盾相互理解包容,这是文明守则。女乘客漠视城市出行规则,肆意践踏文明守则,这是事故的导火索。

(1)阅读材料,谈谈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2)这个事例启示我们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互联网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只要有网络,家用电器、数吗产品、日用品等就能随时在网上购买,打开手机就可以获取各种最新信息。QQ视频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实现了面对面聊天。但一些低俗,暴力等不良信息也伺机利用互联网传播。

材料二 “互联网+”大潮正席感各行各业,陶室、支付室、微信、微商等都是“互联网+”的杰作。“互联网+”推动了传统产业的特型升级,互联网与待产业的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业态。

(1)“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说明网络的积极作用有些?

(2)在互联网时代,中学生应该怎样正确使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

 

“游客,您好!欢迎来到柳坪黄岩景区、请按秩序排队买票”“您好,请不要随地吐痰、  乱扔垃圾”“不好意思打扰了,请不要让孩子攀爬栏杆”……近日,400余名志愿者深入重庆市巫山县柳坪黄岩景区开展文明旅游公益活动,纠正游客乱扔垃圾、乱涂乱画、车辆乱停等不文明行为,提高游客文明旅游的素质,弘扬文明旅游新风,传承志服务精神。

(1)志愿者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2)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有哪些?

(3)我们要如何向志愿者学习和培养这种行为?

 

中学生李晓与好友组建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经常开展“献爱心”活动,此事引来了不少非议:有人说她们是出风头,有人说她们是争表现……连地们的家长也不理解,认为做此事既辛苦又没什么好处。但李晓和好友并未因此而有所改变,仍然坚持开展“献爱心“活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李晓和好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话动,服务社会

②大家应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氛围

③从事志愿者活动意味看承担更多的责任,得不到回报

④李晓和好友开展“献爱心”活动,努力做负责任的公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但劳动可以让梦想成真。报告如此强调“劳动”,这是因为

①劳动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     

②只要劳动就能过上幸福生活

③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④劳动能改变每个人的生活习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共358260条记录 当前(11743/35826) 首页 上一页 11738 11739 11740 11741 11742 11743 11744 11745 11746 11747 1174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