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 A. 斯是陋室 是非木柿(《河中石兽》 B. 惟吾德馨 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 C. 孔子云 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D. 何陋之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结合文章及链接材料,谈谈作者在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 链接材料:子欲居九夷①。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①九夷:中国古代对于东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
|
寻张逸人①山居 [唐]刘长卿 危石②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注)①逸人:避世隐居的人。②危石:高高的石径。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所寻山居的环境特点。 2.本诗借寻隐士山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
|
(题文)请你用一个比喻句,让人们记住高新区地图的形状,句中须有这样比喻的原因。 句式提示:“苏州高新区就像 ,她 。”
|
|
名著阅读。 1.根据名著内容,选出有错误的选项( ) A. 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B. 刘四爷变卖了人和车厂的车外出享福,虎妞继承车厂的计划落空,只好向二强子买了一辆旧车给祥子拉。虎妞难产死后,祥子只好卖车安葬虎妞。 C. 尼摩船长这样形容人类进步:就此而论,现代人并不比古代人先进,找到蒸汽机械动力居然要花好几个世纪!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快了! D. 尼摩船长为救印度采珠人,与鳖鱼激烈搏斗,被鳖鱼掀翻在地,情况非常危急。这时内德兰手持钢又救出了压在鳖鱼底下的船长。 2.阅读《海底两万里》选段,完成题目。 他没有受伤,站起来,走到那个可怜人身边,急急把缠着的绳索割断,才包起这个可怜人,两脚使劲一蹬,浮出海面来。我们三人跟着他上来。意外得救的人,转瞬间都到了可怜人的小艇上他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治这个可怜人。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成功。我希望他可以成功,因为这个可怜人浸在水中的时间并不很久。但鲨鱼尾巴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重伤。运气很好,由于他们的有力按摩,我看见那个可怜人渐渐恢复了知觉。 选段中的“他”是_________,“可怜人”是_________。他们是在__________________相遇的。
|
|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者、篇名 ①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龚自珍《________》) ③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_________)《望岳》) ⑥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⑦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⑧……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
|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说到平江路的美丽,自然是它的风情和(wǎn) 约,小巷本身就是老苏州的缩影。小桥流水、斑(bó) 的墙漆、水痕浸残的灰瓦、凉亭下打盹的老人、摇橹的小船、河边轻吟船歌的妇女、三三两两的衣着休闲的行人、坐在茶馆里闲聊的茶客,慵懒(xīng) 松的猫犬,处处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和 ① (A宁静B安静),让人身心恬然舒适。这里的民居,显示出更亲民的风范。虽及不上拙政园的华表与大家,也没有退思园的荣辱(cāng) 桑与岁月的 ② (A沉淀B积淀)。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wǎn)______约 斑(bó)______ (xīng)______松 (cāng)______桑 (2)根据文意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①______(A宁静B安静) ②______(A沉淀B积淀)
|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命题作文 题目:一段独特的旅程 根据你对题目的理解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半命题作文 题目:越来越 的我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生活经历和感悟,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
|
现代文阅读 活着的手艺 王往 ⑴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⑵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只衣柜,一张桌子,桌面多大,腿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张衣柜,一张桌子。他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⑶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⑷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⑸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⑹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的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人家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小活,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没空。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⑺有一年,我赶回家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子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不忙,他说。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子。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的。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柄子,边告诉我说,“他呀,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干,让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在路边等,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的。” ⑻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 ⑼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我耳边聒噪: ⑽——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 ⑾——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⑿——你给我写本书,就讲女大学生网上发贴要做“二奶”的。 ⒀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我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呢?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但他比谁都孤独。 ⒁春节我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问他:在哪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5000工资。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 1.通读全文,说说文中的木匠身上具有哪些令人敬佩的品质并简要分析。 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 3.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他比谁都孤独”的原因。 4.结合全文,写出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
|
现代文阅读 亚历山大“的灭菌术 钟凯 超高压加工技术(UHPP)是当前备受各国关注的一项食品加工技术,主要用于冷杀菌。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已经发现超高压的灭菌作用,但由于设备昂贵无法进入消费领域。20世纪90年代,日本明治屋公司首先将其应用于产品生产,最早是加工果酱。当时该技术引起了轰动,被认为是新世纪的食品技术。 超高压灭菌所利用的原理,一标准大气压大约是0.1兆帕,超高压灭菌的压力一般是100~1000兆帕(即1000~10000个大气压),相当于一个指甲盖承受成吨的重量。地球最深的深渊是马里亚纳海沟,那里的压力差不多是1100个大气压。 超高压灭菌是以水或其他流体传导压力,在强大的压力下,细菌的微观结构会发生变化。比如,大肠杆菌在40兆帕压力下长度会变长5~10倍,导致细胞壁、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最终会破裂死亡。超高压还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变化,破坏细菌体内的生物酶,进而破坏正常代谢功能以及DNA、核糖核酸(RNA)等遗传物质的复制,导致细菌的死亡。 与传统热杀菌相比,超高压技术有很多优点。由于压力传导可以瞬间完成,且不受食物的形状、大小限制,因此它高效、快速、杀菌效果均匀,可简化食品加工工艺。 食物常常在热加工面前“黯然失色”,超高压却不破坏食物中的天然色素。热杀菌工艺还会改变食物的香味成分,而超高压处理则不会对食品的香味有影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维生素类物质,容易在热杀菌过程中损失,而超高压处理则较少破坏食物的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C大约能保留95%左右。 超高压处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色泽、风味和营养,这是它与超高温灭菌(UHT)相比最大的优势。超高压保持一段时间后,通过瞬间减压,也可以使细菌胀裂达到灭菌效果,这最适合液态饮料的处理。 此外,超高压处理的能耗更低,且没有污染排放,更环保。 超高压灭菌技术最适合对果汁饮料、浓缩果汁和果酱等液体进行灭菌。此外,该技术也在牡蛎、虾、牛奶、水果和蔬菜的加工中得到研究和应用。 以酸性果汁为例,引起腐败变质的常常是酵母、霉菌和部分腐败细菌,而生命力顽强的芽孢细菌不喜欢酸性环境。在400兆帕压力下处理10分钟,酸性果汁(pH<4)可到达商业无菌状态,即使在室温条件下存放数个月也无任何腐败变质现象。其他研究中,草莓汁、菠萝汁、桑葚汁、荔枝汁、芒果汁、猕猴桃汁等,一般在300~500兆帕压力下可以达到商业无菌标准。经超高压处理的果汁,其颜色、风味、营养成分与未经超高压处理的新鲜果汁几乎无任何差异。 超高压技术还可用于食物的快速冷冻和解冻,通过改善冰晶形成的过程,可以避免食物口感变差。经过超高压处理的肉类会变得松软可口,可以起到一定的嫩化作用。利用超高压杀死生物酶也是它的一个应用方向,很多食物的颜色变化是多酚氧化酶作怪,超高压处理能极大地抑制这种酶的活性,让食物的颜色在保存期内更稳定。 此外,超高压可以改变蛋白质和多糖的凝胶特性,在淀粉类、奶酪等食品中已经有一些尝试性研究。总之,超高压技术的潜力还没有完全被开发,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新进展。 选自《百科知识》2017年11期 1.下列各项对文意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超高压加工技术是通过压力传导瞬间完成的,较少地破坏食物的营养物质,因此被运用到食品加工中。 B. 超高压灭菌是以水或其他流体传导压力,在强大的压力下,细菌的微观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 C. 超高压技术具有高效、快速、杀菌效果均匀的优势,能够全部保留食物的色泽、风味和营养,最适合对果汁饮料、浓缩果汁和果酱等液体进行灭菌。 D. 超高压技术通过改善冰晶形成的过程,可以避免食物口感变差,可用于食物的快速冷冻和解冻。 2.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亚历山大“的灭菌术这个题目既介绍了超高压灭菌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又形象地交代了这个技术发展的困难。 B. 文章介绍了超高压灭菌技术的出现,原理,优点以及应用和发展,运用逻辑顺序,这样层次清楚。 C. 文章的开头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来介绍了超高压灭菌技术的产生,从而引出与之相关的说明内容。 D. 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芽孢细菌的两种形态,这样条理清楚,便于理解。 3.从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方面来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一标准大气压大约是0.1兆帕,超高压灭菌的压力一般是100~1000兆帕(即1000~10000个大气压),相当于一个指甲盖承受成吨的重量。
|
|
文言文阅读 宋学士濂,洪武①中以文学承宠渥②最久,后以老致仕③,每值万寿节④则来京贺,上与宴,恩数犹洽⑤。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⑥级踬⑦焉。上曰:“先生老矣,明年可无来。”濂稽首⑧谢。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上曰:“宋先生其来乎?”盖忘前语也。久之不至,曰:“其阻风乎?”使使视之江口,不至。日:“其有疾乎?”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上闻大怒,命即其家斩之。已而,入官。上食,孝慈⑨命左右置蔬膳于例,上问:“后何为食蔬?”曰:“闻宋先生今日赐死,故为蔬食,以资冥福。”上感悟,遽起,命驾前双马驰赦之,曰:“不及罪死。”会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久之,其孙慎⑩获罪,复执未京,将杀之。后复力救曰:“田舍翁请一先生尚有终始,濂教太子诸王,何无师傳之思?且濂居家,必不知情。”乃免。 (注)①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②宽渥:皇帝的爱与思泽。③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④万寿节:古代君主的生日。⑤)思数犹洽:依然蒙受皇思。⑥陟:登。⑦踬:跌倒。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日(第二年) B. 会前使阻风钱塘江(适逢,正赶上) C. 孝慈命左右置蔬膳于側 (近侍,侍从,近旁的人) D. 且濂居家(尚且)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后以老致仕 A.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B.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 皆以美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吾之所以距子矣(《公输》) 3.下列句中与“一日,与登文楼,楼峻, ,陟级踬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列论战》) B. 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 C. 南阳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 (《桃花源记》) 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4.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孝慈皇后第一次劝谏用吃素食的方式暗示、提醒皇帝,宋濂罪不及死。 B. 孝仁皇后第二次“力救”宋濂直接阶陈说不该杀宋濂的两点理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C. 宋濂凭借文学成就蒙受皇思最久,并且曾经做过太子诸王的老师,所以倚老卖老,刚復自用,到万寿节的时候不去京城祝寿。 D. 从文中看,皇帝帝(朱元最)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既有爱惜人才、尊老敬老、体贴臣子等优点,更有冲动易怒、残暴残忍等缺点。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上曰:“宋先生其来乎?”。 ②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