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 ⑤②①③⑥④ B. ②①⑥③⑤④ C. ⑥②①③⑤④ D. ①③⑤⑥④②

 

(2017年中考山东临沂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

B. 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

C. 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D. 临沂市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17年初,双岭高架路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B.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C.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

D.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丽: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民国初年,梁启超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被并称为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由梁启超拟定的。

B. 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于欧洲艺术;二是幻想,幻想产生于东方艺术。

C. 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D. 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       气质。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       ,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        。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

A. 高雅  淡然  平静    B. 高贵  淡泊  平静

C. 高贵  淡然  平和    D. 高雅  淡泊  平和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睿智   宽宥   贸然   富丽堂皇

B. 琉璃   游弋   恪守   断章取意

C. 禅师   园满   征引   郴郴有礼

D. 埃及   凌驾   栖息   鸠占雀巢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wù)    亵(dóu)     迷(huò)     自吹自(léi)

B. 落(yǔn)     惊(hài)      扶(yè)       然无存(dàng)

C. (jué)    言(zhēn)     广(mào)     怒不可(jié)

D. 偻(gōu)     (pāo)      凿(ruì)      尽职守(kè)

 

按要求作文

(一)话题作文

常常仰视会使自己变得自卑;常常俯视会使自己变得自傲;唯有平视才能客观看待事物、与人平等相处。有了平视,世界才有和平;有了平视,社会才会和谐;有了平视,自我才能平和。

请以“平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二)半命题作文

“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

请以“和谐之美,美在________”为题(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4)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仿照示例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示例)

活动形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形式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调查年份

所占比例

调查内容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不喜欢阅读

42%

32%

20%

喜欢

阅读

 

 

 

阅读纸质书籍

20%

23%

24%

用手机、电脑阅读

38%

45%

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于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浆果的人

迟子建

①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他的一番吆喝,让原本忙着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的农具,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

②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灿烂,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他们决定涉水渡河,把竹篮给装满。河水凉得他们直打寒战,随着河心的临近,水涨到他们腰际了,他们有些站不稳,但他们咬着牙,互相鼓励,坚持着。突然,曹大平的腿抽筋了,他侧歪了一下身子,水花朝他打来,他呻吟着,惊恐地看着白花花的水从脖颈下漫过。他的女人紧紧地拉住他不撒手,她也侧歪了身子,挎着的竹篮趁机从她胳膊上溜走了。

③他们相互搀扶着,哆哆嗦嗦地回到岸边。曹大平一回去就发烧了。他的女人唉声叹气的,她既不能采浆果,又不能去秋收,只能守着他。

④金井有个头发全白的苍苍婆,三十年来,她的男人一直瘫在炕上,靠她的服侍活着。苍苍婆的眼睛,没有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润而明净。

⑤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交给收浆果的人,换来几十元钱。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当她独自在林中弯下僵硬的腰,手指触到那已经蔫软的皱皱巴巴的都柿的时候,她的心凄凉了。她尝了一个都柿,真是甜极了,这甜让她更觉凄凉,她很想喝上一碗酒。山上没酒,她只好把采来的都柿当成酒,竟一发而不可收拾,吃空了盛都柿的篮子。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曾丢给她一张十元的钞票,让她买酒喝,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苍苍婆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吗?蚂蚁喜欢合伙举起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地走了。

⑥苍苍婆在晚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唯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智障的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满嘴酒气的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大鲁说:“苍苍婆,爸妈死前告诉大鲁了,下了霜就秋收,大鲁都点了头了!”二鲁也说:“春天撒了种,秋天就得收庄稼,二鲁也记着呢!”苍苍婆说:“你们真是一对傻瓜,这天响晴响晴着呢,晚个十天八天秋收,你们种到土里的东西也不能长翅膀飞了;可你要是不采浆果,就得不到现钱,等你们秋收完再去采,收浆果的人早就走了,你们一分钱也挣不到!”

⑦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菜,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猪圈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用竹筐把猪草背回来。

⑧就在大鲁、二鲁背回猪草的这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成,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口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大鲁、二鲁这户唯一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⑨二鲁的脖颈上挂着一圈火红的野刺玫。金井的女孩儿,最喜欢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只采了这一种,并且用它们做了最美的装饰。

(选自《雪窗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2.作者笔下的苍苍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3.第⑧段中“天空下起了大雪”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4.第②段中“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灿烂,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5.简要分析这篇小说的主题。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8073/24158) 首页 上一页 8068 8069 8070 8071 8072 8073 8074 8075 8076 8077 807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