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践活动。 泰州市某学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语文实践系列活动,假设你有幸参加,请完成下列相应任务。 (1)对比阅读下面三则网络语言与古诗文句,概括两种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 A.网络语言: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 古诗文句: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 B.网络语言:有钱,任性。 古诗文句: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C.网络语言:主要看气质。 古诗文句: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 (2)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应的任务。 2019年11月11日,长城汽车国内第八个整车生产基地——长城汽车泰州整车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为了纪念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小明同学在作文中写道:“今日,语文老师官宣了一件大事,长城整车生产基地落户泰州了!听到这一消息,我激动不已,这一消息真给力,我必须给泰州市政府点赞,希望市政府给泰州带来更多的锦鲤。”他的爸爸看到后担心这样会让老师判定为不合格。小明却说:“这些词到处都在用,为什么我不能用?” 作业或作文中能不能用网络热词?对此你持怎样的观点?试做说明。 (3)汉语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语言中的语用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下面句子的主干。 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昆明的雨》汪曾祺)
|
|
名著阅读 (一)根据法布尔《昆虫记》中对动物习性的描述,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动物名称 (1)它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____________ (2)它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下精确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___________ (3)它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_________ (二)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 A.《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B.《昆虫记》中的蜜蜂因为惦念着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可以凭借一种不可解释的本能飞回巢中,而这种本能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 C.《昆虫记》中描写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出的妙不可言、惊人的灵性。 D.《昆虫记》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憎恶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③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④《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古代诗人常借“落日”抒发内心的情感,如崔颢在《黄鹤楼》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王绩《野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和人物传记都讲究真实。《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聚焦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美丽的颜色》记述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这两篇文章的材料都是真实的。 B.散文“形散神聚”。《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主线,《背影》以一个形象凝聚全文,《昆明的雨》以一种情思来串起众多的景、物、事。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出自《孟子》,《孟子》一书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所著,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宋代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共八句,两句成一联,共四联,最后一联为尾联。
|
|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快节奏的歌曲固然可以让人身心愉快,但时间一久,听众就觉得眼花缭乱。 B.前几天天降大雾,走在马路上,几米外的电线杆也杳无消息。 C.市政府决定将政策、资源精准到户到人,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力争消除贫困。 D.《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
|
|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跳水挑粪。 B.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C.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展开故事和塑造形象的? D.《孟子二章》选自《孟子译注》。
|
|
根据拼音写汉字 校园主干道旁栽着多棵香橼树,抬头,只见枝条旁yì(___)斜出,似在交头jiē(___)耳。 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儿从树上sù sù(___)(只写一个字)飘落,唯有一个个丰yú(___)的香橼挂在枝头,沉甸甸的,圆溜溜的,仿佛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
|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八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段。告别了七年级的懵懂,有了日益繁重的学业,更有了独立自主的个性。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我们倍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我们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艺术活动或兴趣爱好,不仅调节了我们的身心,也让我们的青春岁月更丰富,更充实。 请以“我的课余生活,我做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
|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课文《<庄子>二则》) (乙)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①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④。”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①患:担忧 ②睫:眼毛 ③庄跻: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与楚王不同时,系寓言假托。④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庄 跻 为 盗 于 境 内 而 吏 不 能 禁 此 政 之 乱 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怒而飞 (2)志怪者也 (3)楚庄王欲伐越 (4)王乃止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化而为鸟 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B.安知鱼之乐 王之伐越,何也 C.去以六月息者也 不以千里称也 D.不知其几千里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 5.从(甲)文的节选部分来看,庄子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写出一个与“鹏”有关的一句诗词名句或一个成语。 6.(乙)文中楚庄王伐越的理由是_____(原文回答);这个故事说明一个_________道理。
|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通水,以南方充盈之水①(滋润 滋养)北方干渴大地的梦想已经实现。南水北调工程将发挥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中线一期工程为例,输送的距离长,流经的范围广,沿线经过多个大中城市,每年可输送的调水量达95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水量的1/6,直接受益人口达6000万。根据需要,后期将进一步扩大调水规模,减少地下水开采,使水生态恶化的趋势得以缓解。随着受水区水资源生态的改善,影响北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将逐步消除,从而为这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 (材料二) 2014年12月27日,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工程年均为北京送水12.4亿立方米,供水范围达6000平方公里,成为北京的主力水源,城市供水保证率将由75%提高到95%。此外,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不仅减少北京重要水源地密云水库的出水量,还可以将富余来水调入密云水库存蓄,大大加强北京水资源战略储备。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北京将逐步关闭大部分自备井,通过天然和人工②(回填 回补),有效遏制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同时,部分来水还可向首都的河湖补充清水,增强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改善河湖水质。 (材料三) 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城市供水、节水与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全国节水办公室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国家节水标志”,在1000多份设计方案中,下图得到专家评审和有关部门认定。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___________,②处应填 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 3.下列三个选项,属于(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内容的一项是( ) A.南水北调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B.南水北调工程未来将产生更好效益 C.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已全部提前实现 4.请说出(材料三)中“国家节水标志”的寓意。 5.请书写一条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