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⑴欣然起行 ⑵月色入户 ⑶是日更定矣 ⑷上下一白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⑵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下列加横线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C.念无与为乐者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D.相与步于中庭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4.选出朗读时停顿更恰当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湖中人鸟/声俱绝。 5.请比较两文中画曲线句子在写景手法上的异同。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太空捡垃圾 ①宇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空洞,尤其在地球周围。科学调查显示,如今的地球已被来自卫星和火箭的五万多块碎片包围,包括旧卫星上掉下来的装置、工具和火箭残片,其中有许多残片绕着地球以极快的速度飞行,最快可达2.8万千米/小时,可能造成灾难性事故,并对地球轨道的电信网络造成破坏。这些太空垃圾是从1957年苏联发射“伴侣号”卫星之后,在人类探索太空的50多年间积累起来的。卫星之间相撞以及反卫星武器试验使得这个问题愈加严重。偶然条件下,太空垃圾甚至能摧毁国际空间站。如何清除这些太空垃圾是全世界太空探索机构所面临的独特问题之一,因为它们都试图在频繁发送卫星和管理太空垃圾之间寻求平衡。 ②如今,来自斯坦福大学和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从壁虎身上吸取灵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抓手机器人,能像壁虎一样牢牢吸附物体。自然界中,壁虎强大的脚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吸附力,甚至能取代吸力杯。在显微镜下,可发现壁虎的脚下布满皮瓣,与任何表面完全接触时,都会产生静电力,帮助壁虎黏附在上面。 ③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教授马克·库特科斯基指出,宇宙是真空环境,又不存在磁场,简单的吸盘或磁铁都不起作用,而能黏附物体并适应空间温度变化的黏合剂既昂贵又难以制造。因此,研究者模仿壁虎的脚制作出一种“夹子”,能够在正确方向上轻微推动宇宙垃圾,使之聚集。 ④研究者介绍,如果将压敏元件粘贴到漂浮物上,垃圾依然会飘走,但若先用胶垫接触漂浮物,再将垫子锁在一起,垃圾就会被固定住,跟随机械一起移动。目前,机器人已在零重力环境下的喷气推进实验室通过了测试,现在正使用耐力更强的材料重新制作,并运往国际空间站进一步测试。 ⑤日本刚发射的一艘宇宙飞船将使用700米长的机械爪,来清除地球轨道上的人造物体残片。由于残片的数量巨大,机械爪只能清除其中的一小部分。 ⑥减少太空垃圾,可使太空对于宇航员更安全,还可能为空间站以及价值数亿美元的气象和通信卫星提供更好的保护。 (选自《课外阅读》,2018年04期)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阅读第②自然段,说说科学家们从壁虎身上获取了什么样的灵感? 3.第①段加点的词语“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4.第⑤段使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读了本文,你觉得太空垃圾的危害有哪些方面?
|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碗公花 ①是谁家晒了地毯忘记收,搁在篱笆上,又是开花,又是牵扯?是谁家牧童丢绳又丢索,草路旁边,缠缠绕绕活结打了无数个。 ②春风如笛响,春雨如长鞭,于是,东家后院、西家门前,那万万千千的活结一奔跑,就把田野踏成大荒漠。春雨一落鞭,它们就愈跑愈远,笛声吹几响,它们就开几朵花儿。 ③我们叫它“碗公花”。童年时,我是个很爱漂亮的女孩子。不是用竹心穿成圆圈挂在脖子上,就是拔地瓜的茎叶,一搭一搭地折成项链、手镯,挂得满身都是,俨然一个公主。我自认是天下最漂亮的女孩子,成天锁在房里,看镜中戴了牵牛花的自己。但是,阿婆告诉我,摘一朵牵牛花就会打破一个“碗公”,从那以后,我很少去摘它了。 ④在我的记忆里,牵牛花一年四季都开,仿佛从未见它歇过。念初中时,我每天要骑半个多钟头的脚踏车上学。路的旁边是河,河岸上种了一大排竹子。竹子太长了,自然地垂成弧形,像一道拱门,随着晨风轻摇,那拱竹上铺了一层牵牛花,花藤长长短短地垂下来,风一吹,藤条便一上一下地荡起来,把千朵万朵敛着养神的牵牛花一一拍醒。 ⑤有时风大,连愈压愈低的竹丛,也禁不住晃过来晃过去、晃过去又晃过来,仿佛是慈爱的老祖母,抱着心肝宝贝的孙子,摇呀摇地又哄又呵护一般。我想,小牵牛花一定是老竹钟爱的孙女儿,否则,老竹怎么一大早就摇起摇篮儿,又唱曲儿又是哼歌呢? ⑥每当骑到这一段路时,我总爱加快速度,“咻”地冲过这道竹之拱门、花之山洞,然后出其不意地伸手往上一打。有时候会打下一两朵仍在睡觉的牵牛花,那种舒畅快意的心情真不知如何形容。 ⑦牵牛花是最爱盖屋顶的花。人们在屋顶上铺了一层又一层的瓦片,千思万虑地想防雨。我在乡下见过一个很聪明的农夫,他的屋顶上全长满了牵牛花,铺得再周遍不过了。雨一来,牵牛花便打开大大小小的“碗公”,把雨水一点一点地盛起来,等太阳出来的时候,再把水进贡给天空。屋顶有破损落瓦的烦恼,牵牛花却愈长愈新,只要几只麻雀、几只小鸡偶尔上去施施肥,它就会安分地把屋顶守得紧紧的,不怕被风卷去。 ⑧我曾问过自己,如果是花,愿意是哪一种花?刚开始,总希望是最美丽的。后来,我感动于牵牛花强韧的生命力,竟连被扯断在草堆里,还能从容地迎接阳光,把“碗公”一个接一个地打开。虽然它被拘在枯草堆中动弹不得,但拘得了一时,岂拘得了一世?那些生命的触须必定会再度伸出来,再抓住泥土,再呼吸空气。原来,这世界对于强韧的生命力是无可奈何的。一地的牵牛花,它哪里惧忧花朵被践踏,藤蔓被截掉?踩得碎花,可踩不碎潜藏于大地腹部那双蠕动的巨掌。只要巨掌动,自有花朵不停地进出来,只要有泥有土,便天地间自由来去。 1.阅读全文,说说不同年龄段,碗公花对作者有着怎样不同的意义。 ①童年时: ②念初中时: ③成年时: 2.读文章第①段,说说它有什么作用? 3.读文章④-⑦段,作者描绘了两幅生动的关于碗公花的画面,请分别概括。 4.作者用细腻的语言对碗公花进行了精心的描绘,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有时风大,连愈压愈低的竹丛,也禁不住要晃过来晃过去、晃过去又晃过来,仿佛是慈爱的老祖母,抱着心肝宝贝的孙子,摇呀摇地又哄又呵护一般。 5.作者说:“我曾问过自己,如果是花,愿意是哪一种花”,人如花,花亦如人。请说说从牵牛花身上,你得到了哪些人生启示。(写出两点即可)
|
|
如图是某校对初三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原因的调查统计表,请你提取图表中的主要信息,并提出解决主要问题的方法。 初三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超过20字)你的同学小华怕耽误学习,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你会怎样劝说他?(不超过40字)
|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却说牛二抢到杨志面前,就手里把那口宝刀扯将出来,问道:“汉子,你这刀要志几钱?”杨志道:“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喝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百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杨志道:“洒家的须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这是宝刀。”牛二道:“怎的唤作宝刀?”杨志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血。”牛二道:“你敢剁铜钱么?”杨志道“你便将来剁与你看。”…… 杨志道:“洒家杀死这个泼皮,怎能连累你们。泼皮既已死了,你们都来同洒家去官府里自首!” (1)以上选段选自《_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___,杨志的绰号是“__________”。 (2)杨志杀死牛二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而《水游传》中另一位英雄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那些温暖过我们心灵的人,湿润过我们眼睛的事,那些不容亵dú( )的快乐日子,从尘封的记忆里拣出来细细擦拭,总会有些令人涕( )泗横流。四季总是在生命里 甲 (A轮回B轮流),无论是轻松放开还是 乙 (A.深沉B.沉吟)不已,生活从来不会为谁稍稍停歇过,它终将继续下去。从容淡定地对待我们的生活吧,过去的就让它成为过去,只要把握现在的分分秒秒,才能让生活更精采。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亵dú(_________) 涕(______)泗横流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_____改为_______。 (3)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成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 ⑤②①③⑥④ B. ⑥②①③⑤④ C. ②①⑥③⑤④ D. ①③⑤⑥④②
|
|
古诗默写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4)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5)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 (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可以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1)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 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 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 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这段短文出自鲁迅先生《朝花夕拾》的哪篇文章?请再写出其中两篇的篇名。 2.选段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评论文段中父亲让“我”背好书才看戏的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