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中考大纲取消,是否影响学生学习?

(新闻报道)

日前,《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发布。该《意见》提出,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以下简称“中考大纲”),将义务教育所有课程全部纳入考试范围,并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试题比例。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家长第一时间就有些不淡定了。

(家长焦虑)

焦虑1:考试范围将如“星辰大海”

此前,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都会制订并发布考试大纲。基于考试大纲,各地教育考试院还会发布更详细的考试说明。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成为学校教学和考生学习最重要的“抓手”。取消中考大纲后,不少家长纷纷吐槽:“考试不划重点了,那不就没有范围、没有方向了么?”“这是不是说一整本书都是重点,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门门都要精通?”“这和盲考有什么区别?”……更有偏激的家长调侃,取消了中考大纲,考试范围将如“星辰大海”一般漫无边际。

焦虑2:考试难度是否变得“没边儿”

在各类网上留言区,“考试难度肯定会增加”似乎占“一边倒”的趋势。有人甚至表示,“没有了中考大纲就没有了‘框’,今后无论出题多难,都不会再有‘超纲’这一说。”更有人怀疑,取消中考大纲的目的是要搞“精英教育”或者是某些培训机构在背后“捣鬼”。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考试难度是否会增加的确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有位母亲坦言:“就怕题目难得‘没边儿’。”

焦虑3:到底是增负还是减负

近来年,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理念深入人心,也受到了家长的拥戴,因为他们从这项政策中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但此次中考大纲取消在部分家长看来“又走回了老路”——作业的科目更多、需要花的时间更长,所以普遍的反应是“我们没有看出来这是在给学生减轻负担,恰恰相反学生的负担更重了。”

(专家回应)

回应1:              

在家长们的一片“质疑”声中,北京八中初中部高级教师王红宇认为取消中考大纲是一件好事情。她以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告诉记者:“原来有固定的篇目和固定的难易点,老师们的目光可能更专注于这些较窄的范围。取消了中考大纲,老师们不再受考什么教什么的拘束,反而放开了手脚,带着学生们深入挖掘教材,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在她看来,无论是博物馆还是大街小巷,大到传统文化,小到北京小吃,孩子们的视野宽了,才会有更多更好的发挥空间。这样一来,范围看上去可能大,其实是对孩子们水平能力的全面提高。

这个观点深得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校长陈恒华的认可,他认为家长担心考试范围过大是多余的。“从北京市中考命题来看,越来越注重发挥教与学的主动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目的就是要减少机械、重复的训练,避免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陈恒华提醒家长,要协助、督促孩子夯实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更要注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国家大事,不能“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

回应2:难度有边界,而且利于学生充分发挥

“没有了考试大纲这个‘框’,试题难度照样不会难得‘没边儿’。”作为北京市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教研员刘德水说出这话时底气十足。他的底气,来自多次参与“高厉害”试题的命制。据刘德水介绍,虽然教育部取消了中考大纲,但考试依然有依据,这就是《课标》。《课标》既是今后教学的“纲”,也是各级考试命题机构命制考试题目的“纲”,所以从具体的命题来说,家长们丝毫不用担心考试难度“没边儿”。

为了打消家长们的顾虑,刘德水还补充道:“命题人员都是在学术及教学方面具有深厚底蕴、丰富经验的专家,命题中都会考虑学生的实际,包括他们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乃至题目情境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学生熟不熟悉,都要考虑在内。”他说,这不仅是命题者的教育情怀所系,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是职责所在,必须要做到。

长期在一线教学的王红宇也表示,这种担忧主要来自家长们不了解中考的命题机制引起的。她告诉记者,能够参与命题的教师对学科本身和学生都非常了解,因此他们出的题既符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又会让学生们有自己的发挥空间,不存在超纲的问题。

回应3:              

“摆脱了死记硬背、摆脱了固化的答题模式,学生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感用于平时的练习中、写在答卷上,不仅没有增加负担,反而让孩子们乐于学习,这才是真的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在谈及是否增加了学生负担这个问题时,王红宇解释说,一开始家长们不一定完全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们会感受到摆脱了书本的束缚和中考大纲的约束,孩子们很享受愉悦的学习过程,也就不会有增负的担忧了。她同时提醒家长,一定要自己先减少焦虑,相信学校的老师,不要给孩子报过多的学习班,从而导致孩子厌学。

对于这个问题,刘德水给出了另一个版本的解释—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他打了个比方:孩子成长需要具备10种素养,《课标》中都已经规定了,而中考大纲受考试方式制约就有5个,倘若只是考什么学什么,实际上学生只学了另外的5个,这样看起来负担确是减轻了,可是孩子健全的知识、能力等文化素养结构却不健全,所以不能由此断定负担是减轻了还是加重了。

他进一步分析说,在公开场合与人当面交流的能力是现代社会中很重要的能力素养,但是考试受纸笔测评形式的影响,绝不会考这一点,如果不学,孩子的生活必定会受到影响。所以,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取消中考大纲就是在给学生减负。

(官方解释)

对于取消中考大纲的意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新闻发布会上已经作了明确的解释:“取消大纲才能让学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不是考什么教什么,大纲之外的就不学。”这意味着,今后的中考将化学生对于重要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更加强调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广度、解题的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回归核心素养教育的大势所趋,更适合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需要。

(选自《现代教育报》微信公众号,有删减)

1.对上述材料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取消考试大纲能让学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不是考什么教什么。

B.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发挥教与学的主动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C.摆脱了死记硬背、摆脱了固化的答题模式,学生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感用于平时的练习中、写在答卷上,不仅没有增加负担,反而让孩子们乐于学习,这才是真的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D.教育部取消了中考大纲,那么考试就没有严格依据。

2.请仔细阅读(专家回应),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应1和回应3的主要观点,每条字数不超过20字。

3.作为即将面对中考的你,又是如何看待“取消中考考试大纲”这一政策的呢?请结合上述材料和生活实际给自己的学弟学妹提供一些今后学习生活的建议。5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谁是赢家

(英)克里斯·罗斯

四名评委已经在电视台的一个密室里坐了两个小时。谁将赢得本届“环球音乐奖”的四个重要奖项,评委们必须达成一致。这四个重要奖项是:最佳专辑、最佳歌曲、最佳新乐队和终身成就奖。电视台的演播大厅里,几百人正在等候结果。电视直播将在半个小时后开始。

但是两个钟头过去了,评委们仍然没有决定一个奖项。

这四名评委分别是:音乐评论家弗洛斯、唱片公司老板威尔、上一届最佳歌曲奖获得者丹泽斯以及一名叫史纳斯的音乐发烧友。史纳斯是音乐杂志《新音乐周刊》的一名读者,他在《新音乐周刊》举办的“赢取环球音乐奖评委资格”的比赛中击败所有对手,获得了评委资格。

“好了,伙计们,我们必须做出决定了。”弗洛斯说道,“不能再等下去了。‘最佳专辑’——我提名格里拉斯乐队的首张专辑。他们富有磁性的声音和灵动的歌词使他们成为当今最好的乐队。”

“我同意,”威尔说道,但他们都太年轻——我们可以把‘最佳新乐队’授予他们。嗯……我们可以把‘最佳专辑’授予詹妮•沃勒。她的专辑《如巧克力般润滑》是一张极佳的爵士乐专辑。”

“听说这张专辑已经卖出了一百万张。”丹泽斯说道。

“没错!”威尔说道。

“那我不能同意你的提议。”丹泽斯说道,“既然她的专辑已经卖出一百万张,那么她就不需要这个奖了。‘最佳专辑’应该给米西•奎恩。她的专辑《女生可以批评》创造了近年来说唱音乐最好的销售纪录。”

“嗯……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纪录。”弗洛斯说道,“但我认为这张专辑只有一首歌不错。呃……是什么来着?对了——《嘿!你!听着!》,就这首。”

“那么,我们可以授予她‘最佳歌曲’奖。”丹泽斯说。

“好了,现在就差一个奖项了。”弗洛斯兴奋地说道,“终身成就奖授予谁呢?请记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奖项。它是对一个对流行音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的歌手的承认。”

“我认为本人应该获得这个奖项。”丹泽斯推荐了自己。

但没有人听他的。

“史纳斯,你觉得呢?”弗洛斯问史纳斯。

史纳斯没有作声。作为“环球音乐奖”的一名评委,一开始他很兴奋,但现在他很失望。史纳斯知道弗洛斯想让格里拉斯乐队赢得奖项,是因为他“发掘”了格里拉斯乐队,当格里拉斯乐队变得非常出名时,他也能赚取更多的荣誉。威尔想让詹妮•沃勒获得奖项,因为詹妮•沃勒的唱片是由她的唱片公司发行的,如果詹妮•沃勒获奖,她的唱片就会卖得更火。而丹泽斯提名米西•奎恩,因为米西•奎恩是他的女朋友。史纳斯之所以感到失望,是因为他现在知道“环球音乐奖”其实是一场潜规则下的闹剧。

“看,时间到了。”弗洛斯说道,“我们就这么决定:詹妮·沃勒,最佳专辑奖;米西·奎恩,最佳歌曲奖;格里拉斯乐队,最佳新乐队奖。而终身成就奖……好吧,史纳斯,我们把这个决定权交给你。但请你记住这三个人:迪伦·罗伯茨,代表了一代人的声音;丹泽斯·迈克尔森,非常非常有钱;X5乐队的诺布是世界和平使者,他还是联合国秘书长的朋友。你自己选择吧。”

评委们走出密室,来到了电视台演播大厅的舞台上。当他们走到舞台中央时,几百台相机闪起了亮光。史纳斯感到非常害怕。他知道,世界各地数百万人正在收看这个节目。

评委们假装打开信封。

“获奖者是……”他们同时说。停顿了一会儿,评委读出了他们商定的名字。顿时,大厅里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然后,轮到史纳斯宣布最后一个奖项,今晚最重要的奖项——终身成就奖。

史纳斯紧张地站到麦克风前。

“晚上好!”他说道。他打开一个信封,信封里放着一张纸。实际上纸上什么也没写。史纳斯继续说道:“嗯……获奖者是……”他停了下来。大厅里的声音也完全停了下来。

“获奖者是……你们!”

大厅里更安静了。好一会儿,有几个人说道:“什么?”

“没错!”史纳斯继续说道,感到更自信了。“是你们!”他直接看着电视台的摄像机说,“全世界所有听音乐、写音乐和爱音乐的人。你们是最重要的人!”

大厅里响起了惊讶的声音。史纳斯看到迪伦·罗伯茨、丹泽斯·迈克尔森和诺布离开了大厅。

史纳斯继续说道:“如果没有人听或者买音乐,今晚这里就不会有获奖者。这就是你们是获奖者的原因!”

有人欢呼,鼓掌。有人骂道:“疯子!”

但今晚,史纳斯知道,他也是赢家。

1.小说中史纳斯的心情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请根据小说内容,补全思维导图。

2.同样的语言,因说话者和说话场合的不用,产生的效果也不同。请结合语境,分别简析文中画线句子中“嗯……”的表达效果。

(1)(威尔)嗯……我们可以把“最佳专辑”授予詹妮·沃勒。

(2)(史纳斯)嗯……获奖者是…

3.巧设伏笔是这篇小说的特点之一。请借助“小贴士”内容,从文中举一例子加以简析。

 

某校举办“我与经典同行”读书会,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主题一:向诗意最深处漫溯

活动一:我来读诗。要求每位同学在班级群里分享朗读录音,小华打算朗读艾青的《太阳》,但他不知道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你能否根据以下知识卡片及左边所给的样例,试着划分右边的诗句

太阳

艾青

从/远古的/墓茔                震惊沉睡的山脉

从/黑暗的/年代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太阳向我滚来

活动二:我来品诗。诗人在写诗时,往往借助丰富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艾青诗集》被称为是“一场追求光明的朝圣之旅”,你认可这种解读吗?请你结合具体诗歌中典型的意象来试着阐述。

(2)主题二:我与《水浒传》有个约会

活动一:趣说人名

小马:我发现作者在为好汉起名字时蕴含的深意。比如鲁达,“达”有“对事理认识得透彻”之意,鲁达的一系列救人事件,如救金翠莲、解救史进、救助林冲等,都是为了实现他对“义”的追求,直到他解脱缘缠,对事理认识得透彻了,才听潮信而圆寂,活得通达。

小飞:嗯,我认为林冲的“冲”作者也有深意,我结合他上梁山前的经历也来说说:          

活动二:思辨阅读

①《水游》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知道投降派。——毛泽东

②一部《水游》,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鲁迅

你赞成毛泽东与鲁迅的看法吗?请你结合具体的人物与情节说说你的观点。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吴敬梓—《范进中举》—明代

B.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当代

C.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

D.张岱—《湖心亭看雪》—明末清初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卫生是饭店的生命底线,出现明显的卫生问题,食客的饮食体验会一落千丈

B.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

C.当前,不少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语,针对这一现象,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由于天气非常炎热,汉子担子里的酒就成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        风骚    冠冕    言不及意

B.旁鹜        惊骇    坍塌    根深蒂固

C.渺茫        懒惰    聒噪    箪食壶浆

D.促狭        悲愤    撩逗    制之不理

 

古诗文专题默写

①用典抒情。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内心无比心酸、流露出老友四散、恍如隔世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借月抒情。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点明时令是秋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极为相似。

 

根据拼音写汉字

语文世界丰富多彩。我们以少年的视角跟着诗人或遐想或怅惘;又随古代文学大家游目chěng____怀,感受自然之美;我们观人间百态,又思辨质疑。在语文的浩瀚天地里,我们zī zī_______不倦,一路采xié____,一路收获,在精神深处修____三间小屋,让心灵走向远方。

 

作文。

亲爱的同学,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一个或平凡或伟大的人,一句或平常或深刻的话,一件或普通或重大的事往往能改变你的思想、你的性格,甚至你的命运。

请以“    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杂志的调查数据表明,中国的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这三句话完全可以涵盖中国的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是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内容。父母的这种期待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三句话不断重复达到的教育效果却是极其片面的,是停留在一个落后于时代精神的低层面上的。

材料二 幼儿园放假了,阳阳跟着爸爸到刘叔叔家去玩,他发现,刘叔叔书房里的凳子脚都套着套子,就兴奋她对爸爸说:“爸爸,叔叔家的凳子都穿了鞋子!”爸爸纠正说:“你胡说什么呀,这明明是椅套嘛。”阳阳不解地走开了。

材料三 某教师上课,问学生:“雪化后是什么呀?”一学生回答:“雪化后是春天。”老师说:“错了!雪化后是水。”

材料四 漫画。

七年级(3)班的同学准备邀请家长一起参加班级开展的以“重温童年,呵护童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认真观察材料四的两幅关于童年生活的漫画,并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读完上述材料,你想对材料中的家长、老师说些什么?

写作提示:①思路清晰,语言得体;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③不少于80字。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3176/24158) 首页 上一页 3171 3172 3173 3174 3175 3176 3177 3178 3179 3180 318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