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题型:语言应用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3分)

1985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主持开发的电脑在市场营销中屡遭惨败,他的CEO职位也被董事会撤销。    ①     ,他又创办“Next”电脑公司,收购了皮克斯工作室,制作了全球大卖的第一部3D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苹果收购Next后,乔布斯重回困境中的苹果。尽管重病多年,他还是领导苹果不断创新,ipod+itunes颠覆音乐产业商业模式,iphone引领触屏手机时代,ipad引领平板电脑时代,苹果也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乔布斯的经历说明:    ②     

 

题型:名句名篇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3分)

1.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白居易《观刈麦》)

2.持节云中,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密州出猎》)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范仲淹《渔家傲》)

4.马作的卢飞快,弓似霹雳弦惊。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5.后值倾覆,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是我国元末明初时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的山河;下片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

C.鲁迅在小说《故乡》中通过塑造闰土这一生活在重压下的纯朴善良的贫苦者的形象,寄予了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著名文学家。小说透过“我”的眼光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伪、爱慕虚荣的的形象。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

B.“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温总理引用这句名言意在说明:要想了解政策的缺失,就必须深入民间调查。

C.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D.边城,这块曾经有如香格里拉一样美丽的土地,如今已是面目全非:采矿机的声响粉碎了竹雀的歌唱;如墨的废水扼杀了游鱼的梦想;冲天的恶臭淹没了虎耳草的馨香。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2011年3月,日本遭遇真实版的《2012》,9级特大地震和海啸几乎     了仙台、岩手、宫城、福岛等沿海地区。

②浙江省开始       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每月从1100元调整到1310元,超过了一直高居榜首的上海,成为目前全国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省份。

③对别人文章的理解必须全面,       很可能会歪曲本意。

A.摧残履行望文生义

B.摧残实行断章取义

C.摧毁实行断章取义

D.摧毁履行望文生义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妖饶旁骛一代天骄鞠躬尽瘁

B.陨落煞白黎明百姓一泻千里

C.藉贯睿智自知之明门庭若市

D.凌驾嬉闹恼羞成怒相形见绌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田(pǔ)鞭(chī)成吉思(hàn)

B.害(sào)虚(xuán)一黄土(póu)

C.据(jié)佝(lǚ)强不舍(guō)

D.亵(dú)睢(zì)尽职守(gè)

 

写作(40分)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文言文阅读(14分)

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桔,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①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御儿②之鄙人,有植枸橼③于庭者,其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怪之曰:“美哉!煌煌乎柑不如矣。”求之,弗予。归言于梁王,梁王曰:“吾固知吴人之靳④也。”

使者以币请之,朝而进之,荐而后尝之,未毕一瓣,王舌缩而不能咽,齿柔而不能咀, 颦蹙以让使者。使者以诮⑤吴人,吴人曰:“吾国果之美者桔与柑也,既皆以应王求,无以予矣,而王之求弗止。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夫木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果之所产不惟吴,王不遍索,而独求之吴。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注】①惎:教;指点。②御儿:古地名,在今浙江桐乡西南。③枸橼:又名“香橼”,果实黄色,味苦。④ 靳:吝惜,不肯给予。⑤ 诮:责问。

1.解释句子中划线词(2分)

(1) 使者见而之曰(          ) (2)颦蹙以使者(           )

(3)吴人之桔  (          )  (4)宜乎所得之不所求也。(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使者求诸吴惧其不已也

B.使者诮吴人皆美于徐公

C.而王求弗止送鲍浩然浙东

D.终无适合王口者也计其长曾不盈寸

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2分)

例句  有植枸橼于庭者                    

A.甚矣,汝之不惠

B.苟全性命于乱世

C.忌不自信求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御儿之鄙人,有植枸橼于庭者,其实大如瓜。

6.读了本文这则小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地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迄今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地。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1.第一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

A.指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指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指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来获得发展。

D.指人类搞经济建设怎样才能和环境相适应。

2.关于“人与生物圈计划”,下列说明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个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旨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这个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施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活动。

C.中国,作为该计划的理事国之一,自从加入起就热衷于此计划的实施。1978年成立了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迄今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

D.这个计划已经成为专家学者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和为生物圈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方面依据的窗口。

3.文中说到人与生物圈的计划,它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促进生产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C.寻找并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D.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也许是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

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

D.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在行动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23048/24158) 首页 上一页 23043 23044 23045 23046 23047 23048 23049 23050 23051 23052 2305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