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三峡》选段。(16分)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 略无阙处( ) ② 沿溯阻绝( ) ③ 乘奔御风( ) ④ 飞漱其间( ) 2.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 至于夏水襄陵 ② 自非亭午夜分 3. 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写出一点即可) 并结合语段试做分析(3分) 5.美丽的三峡,雄伟的三峡工程,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
|
|
在《骆驼祥子》中,祥子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后来发生的诸多事情使他的梦想最终破灭了。请说出祥子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并说出导致他梦想破灭诸多事情中的一件。(5分)
|
|
填空。(2分) 《骆驼祥子》是作者 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 的辛酸故事。
|
|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取材于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是作者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刘四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D、《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
|
|
综合性学习。(8分)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l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摘自自“新浪网”)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3分)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3分) 3.盐城市海滨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浯》《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2分) 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8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在《人民解放写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感受百万大军锐不可dāng( );在父亲蹒( )跚的《背影》中品味那份深沉的爱;在《信客》风尘苦旅的职业生涯中,甲 长途bá( )涉的艰辛;游览规模hóng( )大的《故宫博物院》,聆听草长莺飞的《大自然的语言》…… 阅读,使我们生活丰富多彩!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A、锐不可dāng( ) B、蹒( )跚 C、长途bá( )涉 D、规模hóng( )大 2. 在语段“甲”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 。(填序号,2分) A、体验 B 考验 C、检验 3. 语段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方法。(2分)
|
|
下面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晓雾将歇(消散) 上下一白(数词) B、但少闲人(只是) 不独亲其亲(以……为亲)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给予) 宜乎众矣(应当) D、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
|
古诗文默写。(12分) 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李白《送友人》) 2.谁道人生无再少? , 。(苏轼《浣溪沙》)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刘禹锡《陋室铭》) 4.王维《使至塞上》中写出边塞奇特风光的诗句是 , 。 5.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表明作者想坚守意愿的句子是 , 。 6.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写出了傍晚鱼儿活动的句子是 , 。
|
|
写作(60分) 21.一个人在家庭中、在工作中、在社会生活中、在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中……都有一个位置(比如班级位置、考试名次位置等),生活中人人也都曾经为位置而努力过。位置有高低、有主次,也有变化……你对自己的位置有什么看法、什么感触、什么愿望?或对他人的位置有什么评论、理解?请以“位置”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不能套题。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
|
阅读下面的文章(20分) 我说,你听 ①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的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 ②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③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④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⑤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 ⑥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⑦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 ⑧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⑨她大声说“好”。 ⑩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 ⑾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 ⑿有一年,学校考虑到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 ⒀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 ⒁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⒂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 ⒃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 ⒄ “她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⒅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⒆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 1.围绕老师,文章前后写了三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出前后两件并填写在横线上。(4分) ① →②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③ 。 2. 结合语境,品析文中划线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A.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B.“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3.小说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4.结合自身的经历,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与老师的一次交流。(4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