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③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选自《玉堂丛语》)

[注释] 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③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的“文恭”也同。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使优遇           (2) 刘文恭公铉主试,其文       

2.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两处)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读完此文的感悟。

 

阅读《爱莲说》,完成下列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⑴可爱者甚                      ⑵陶后有闻            

⑶亭亭净                      清涟而不妖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几项不一样的是(    

A. 水陆草木花                    B.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牡丹,花富贵者也             D. 牡丹爱,宜乎众矣

4.《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中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用自己的话概括)

 

 

寄弟

徐熥

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寄语莺声休便老,天涯犹有未归人。

【注释】这首诗于诗人送别弟弟时所作。翻:反,反面

1.春风有情,首句一个“    ”字,写出了春风的殷勤相随。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现代文阅读

(一)为谁

龙应台

1)我不懂得做菜,而且我把我之不懂得做菜归罪于我的出身──我是一个外省女孩;在台湾,“外省”其实就是“难民”的意思。外省难民家庭,在流离中失去了一切附着于土地的东西,包括农地、房舍、宗祠、庙宇,还有附着于土地的乡亲和对于生存其实很重要的社会网。

2)因为失去了这一切,所以难民家庭那做父母的,就把所有的希望,孤注一掷地投在下一代的教育上头。他们仿佛发现了,只有教育,是一条垂到井底的绳,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绳子爬出井来。

3)所以我这个难民的女儿,从小就不被要求做家事。吃完晚饭,筷子一丢,只要赶快潜回书桌,正襟危坐,摆出读书的姿态,妈妈就去洗碗了,爸爸就把留声机转小声了。背《古文观止》很重要,油米柴盐的事,母亲一肩挑。

4)自己做了母亲,我却马上变成一个很能干的人。厨房特别大,所以是个多功能厅。孩子五颜六色的画,贴满整面墙,因此厨房也是画廊。餐桌可以围坐八个人,是每天晚上的沙龙。另外的空间里,我放上一张红色的小矮桌,配四只红色的矮椅子,任谁踏进来都会觉得,咦,这不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客厅吗?

5)我变得很会“有效率”做菜。当我打鸡蛋、拌面粉奶油加砂糖发粉做蛋糕时,安德烈和菲利普就坐在那矮椅子上,围着矮桌上一团新鲜可爱的湿面团,他们要把面团捏成猪牛羊马各种动物。蛋糕糊倒进模型,模型进入烤箱,拌面盆里留着一圈甜软黏腻的面糊,孩子们就抢着用小小的手指去挖,把巧克力糊绕满了手指,放进嘴里津津地吸,脸上也一片花糊。

6)然后突然想到,啊,油米柴盐一肩挑的母亲,在她成为母亲之前,也是个躲在书房里的小姐。

7)孩子大了,我发现独自生活的自己又回头变成一个不会烧饭做菜的人,而长大了的孩子们却成了美食家。安德烈买各国食谱的书,什么菜配什么酒,什么酒吃什么肉,什么肉配什么香料,对他而言,是正正经经的天下一等大事。

8)我呢,有什么就吃什么。不吃也可以。一个鸡蛋多少钱,我说不上来,冰箱,多半是空的。

9)有一天,安德烈突然说:“我们一起去买菜好吗?”

10)母子二人到城里头国际食品最多的超市去买菜。安德烈很仔细地来来回回挑选东西,整整三个小时。回到家中,天都黑了。他要我这做妈的站在旁边看着,“不准走开喔。”

11)他把顶级的澳洲牛排肉展开,放在一旁。然后把各种香料罐,一样一样从架上拿下来,一字排开。转了按钮,烤箱下层开始热,把盘子放进去,保持温度。他把马铃薯洗干净,开始煮水,准备做新鲜的马铃薯泥。看得出,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时间顺序在走好几个平行的程序,像一个乐团指挥,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

12)电话铃响。我正要离开厨房去接,他伸手把我挡下来,说:“不要接不要接。留在厨房里看我做菜。”

13)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

14)我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

15)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二) 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

龙应台

1)我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十四岁。当我结束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重新有时间过日子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一百八十四公分高,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是高校学生了。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地看着你。

2)我极不适应——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

3)我走近他,他退后;我要跟他谈天,他说,谈什么?我企求地追问,他说,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

4)我想和他说话,但是一开口,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好,因为,十八岁的儿子,已经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么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什么使他尴尬什么使他狂热,我的价值观和他的价值观距离有多远……我一无所知。

5)他在德国,我在香港。电话上的对话,只能这样:

6)你好吗?好啊。学校如何?没问题。 ……

7)假期中会面时,他愿意将所有的时间给他的朋友,和我对坐于晚餐桌时,却默默无语,眼睛,盯着手机,手指,忙着传讯。

8)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9)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于是我问他,愿不愿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条件是,一旦答应,就绝不能半途而废。

10)他答应了。我还不敢相信,多次追问,真的吗?你知道不是闹着玩的,截稿期到了,天打雷劈都得写的。当我和安德烈的通信被编辑成书——《亲爱的安德烈》后,读者的信从世界各地涌入。

11)这么多的信件,来自不同的年龄层,我才知道,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我们的通信,仿佛黑夜海上的旗语,被其它漂流不安、寻找港湾的船只看见了。

1.下列表述中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母亲为“我”能够摆脱难民身份,包揽了所有家务。

B.做了母亲以后,“我”慢慢变成了能干的人。

C.安德烈为“我”熟练地做顶级的澳洲牛排。

D.直到最后,“我”才明白了安德烈的用心。

2.阅读《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四年后的安德烈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

3.在《为谁》第5段中,“拌面盆里留着一圈甜软黏腻的面糊,孩子们就抢着用小小的手指去挖,把巧克力糊绕满了手指,放进嘴里津津地吸,脸上也一片花糊”,在这里的细节描写中,你读出了什么?

4.在《为谁》第15段中,儿子说“你还不明白吗”,儿子希望“我”明白什么?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5.结合《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探究《为谁》中直到文章最后,“我”才明白安德烈用心的原因。

6.结合《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和《为谁》,联系你读过的其他作品和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让青春期的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亲近融洽?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在9月3号我国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为了让学生受到更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某学校将开展以下活动。

小题1:某班想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来纪念这一伟大时刻。如果是你,你会设计哪些活动形式?请你仿照下列形式再拟两个,要求字数相同,结构相同。

活动形式一:举行文艺会演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小题2:下面图片中的雕塑名为“打结的手枪”,矗立在联合国总部花园内,是卢森堡1988年赠送给联合国的。请谈谈你对这座雕塑的理解。

满分5 manfen5.com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此书虽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于作者儿童时期的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两题。

(1)《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卧冰求鲤、              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2) 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无常,“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选贤能,讲信修睦        (2)便扶向路,处处      

(3)无案牍之                (4)神情与苏黄不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2)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3)                        ,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出因战事连绵,表达对亲人音讯的渴盼,对家人思念的句子是“                                               。”

(6)《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老人和小孩安闲快乐的句子是: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颤魏魏    央求   取缔    文绉绉        B.响彻云霄   荒谬    诘问   巧妙绝伦

C.风沉苦旅  晨曦  揣摩    微不足道       D.烦燥   连声诺诺    蹒跚     狼藉

 

请在下面给定的两个作文题中选作一题

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爱情和友情,就没有爱的温暖相伴……亲爱的同学,让我们以感恩的心去体察和珍惜身边的人、事、物;让多我们领悟和品味命运的馈赠与生命的激情。

请以围绕“珍惜”这个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根据材料,提炼立意,自拟题目,选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有感情地表达主旨;

⑵.文章字数在800字左右,若写成诗歌,则应不少于20 行;

⑶.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2.请以《小学的那些事儿》为题作文。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7170/24158) 首页 上一页 17165 17166 17167 17168 17169 17170 17171 17172 17173 17174 1717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