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已经是深秋了,嫣红的花儿早已(diāo)谢。森林里万俱寂,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衰黄了的叶片和枯草延伸到远方,给田野穿上了深沉、辽阔的外衣。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汉字,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diāo)______谢                 )俱寂

2.解释加点词“嫣红”在文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标点错误,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写出下列古诗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②白头搔更短 ,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③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⑥_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2)默写杜牧《泊秦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 、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有人说:“走着走着,我就长大了。”是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有前行,自然就有怀念。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个地方,会珍藏着我们的秘密,镌刻着我们的足迹,生长着我们的信念,承载着我们的悲欢离合……

请以“怀念        的日子”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以上作文。

(2)题目:新相知

示:《现代汉语词典》对“相知”的解释是(1)彼此相交而互相了解,感情深厚。(2)相互了解,感情深厚的朋友。请根据你对题目的理解,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小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那是一个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至今仍珍藏在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那是在多年前的一天,这位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和七嘴八舌的呵斥声。她回头看看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肯定有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才碰巧打到这里。

③她当然可与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学生呢。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尴尬的境地。于是,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赶了过去。

④正如她预料的那样,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在大声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28元的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并看清了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湖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简单地梳洗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她还特意叮嘱: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⑤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多少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她早已忘了这件事。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当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露着满脸的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着,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的女孩的叙述中,恍然发现,原来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多年之后,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⑥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使我摆脱了困境,但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

⑦老师的眼睛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的脸上立刻变得忧郁起来,轻轻摇着头说:“我也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 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第④段中“她所料到的那样”“那样” 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3.“她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一句中,“冲”“搂”两个划线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4.文中④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

第二次:

5.结合文章说说文中的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亲情账单

儿子上初一了,所在学校离家也就十多分钟路程。

早晨,闹钟把儿子从梦中吵醒,常常是匆匆吃完早餐,他便歪过头来只说两个字:“爸,钱。”让我给他一元钱乘车去学校。我看看时间,步行到学校去还来得及,对他说:“儿子,步行吧。或者,爸爸陪你跑步,又锻炼了身体。”A儿子不屑地撇撇嘴:“不就一元钱么,真是个吝啬鬼!”“嘭”的一声掩上门走了。儿子经常这样摔门而去的动作,把我的心也给震痛了。

“不就一元钱么!”几乎成了儿子讥笑我的口头禅。

刚进入初中,儿子便喜欢和同学攀比,还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他喜欢名牌,对大街上开的宝马、奔驰车总是咂咂嘴惊呼出声:“哇,好气派!”就连看球赛时,儿子也紧盯着那些国外运动员的鞋子。

我决定带着儿子,去悄悄打开繁华生活的另一面。在夏天的建筑工地,面对一群光着膀子攀附在高楼砌砖的农民工,我说:“儿子,你看他们挣钱多不容易啊。”在苍蝇嗡嗡乱飞的垃圾堆旁,一个老太太正躬着身子在翻捡垃圾,我说:“儿子,你看老奶奶挣一元钱多艰难。”我带他去乡村,指着那些弯着腰在土地里劳作的农民说:“儿子,你看,他们劳动多辛苦。”我还让他去看一个农家的孩子,清早便翻山越岭去上学。

儿子对我的这些现场教育似乎有所触动。我和妻商量,要让儿子明白,一元钱的不断叠加,也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第一次,我让儿子写一篇小作文,题目是:我一天花多少钱。我让儿子认真计算,乘车、喝牛奶、吃饭、买零食等等,都要算进去。儿子托着腮算出来了。他说,爸,我一天要花20多元呢。我说:“儿子,这还不包括你的学习费用和其他费用呢。”儿子皱皱眉头说:“爸,看来,我还真花钱。”

我们一家三口坐下来,一同计算儿子去年一年的开支。妻子是个有心人,她拿出家庭记账本,把儿子一年来的费用相加,居然是一万七千元。B儿子惊讶地吐吐舌头:“爸,我花了这么多钱啊?”于是,我们一笔一笔地“审计”,让儿子心服口服,他的确花了那么多。我和妻子还对他说:“儿子,你14年来,差不多已经花了20万元吧。”我们让儿子坐下,又开始计算他已经花销和预计要花销的费用,到他大学毕业,他得总花销至少是50万元。

儿子有了变化。他上放学时,尽量步行;在家里,他会悄悄关掉卫生间里亮着的灯,把水龙头的水开得很细,用完色拉油的塑料桶他会拿去卖给废品店。有一次,一个同学患了重病,他却把存下的钱都捐了。我表扬了他:“儿子,你做得对,爱心,会让你更快乐!”

5月的一天,我在儿子的书柜里,无意中发现一个笔记本,上面清清楚楚的记着他每一天的开支:学校晚餐3元,买笔芯1元,牛奶25元……望着儿子的开支账单,我的双眼一热,涌出了泪花。

这是一份温暖的亲情账单,积攒在柔软的心房却无需偿还。亲情账单,让一个孩子,终于明白了心怀感恩地面对生活。

1.对待金钱,儿子刚开始是怎样的态度?后来有了怎样的转变?

2.“我”是怎样帮助儿子慢慢改变认识的?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3.文中划线句子A.B两处描写非常生动传神,请任选一处进行品析。

4.“这是一份温暖的亲情账单,积攒在柔软的心房却无需偿还。”为什么说这是一份“温暖”的“亲情账单”?

5.由于中学生不参与或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所以他们“消费资本”绝大部分来源于父母。那么,他们是怎样使用这些零用钱的呢?下面是某中学七年级学生日常零用钱用途抽样调查统计表。读表后,请写出你的结论,并提出几点建议。

某中学七年级学生日常零用钱用途统计表

买学习用品

储存起来

买零食

上网

买衣服

其他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18

15%

4

3%

60

50%

20

17%

12

10%

6

5%

结论:

建议:

 

阅读《<论语>十二章》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不亦说乎(    )

(2)人不知而不愠(    

(3)人不堪其忧(     )

(4)温故而知新(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下列句子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分类正确的是(       )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⑥学而时习之。

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吾日三省吾身。

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  B.①⑤⑧⑨/ ②⑥/③④⑦

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  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

4.阅读文中划线句,说说颜回的“贤”表现在哪里?(不少于两点)

 

古诗文默写填空。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4)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石后禅院》)

(5)孟浩然《过故人庄》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富含哲理的诗句是                                     

(7)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以欢快的画面展现了早春勃发的生机的诗句                     

 

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

(1)广告语的特点是简洁凝练,明白易懂,朗朗上口,新颖独特,富有情趣,主题突出。请你赏析“雪碧”的广告语:晶晶亮,透心凉。

(2)七年级一班的肖凡同学,晚上常到网吧玩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召集班干部与小方谈心,让他认识沉迷网游的危害并请大家都为他题写一句勉词。请你给小方题写一句劝勉的话。(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七年级二班要举行“展示特长,秀出自我”的班会活动,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班会活动设计一段结束语。

 

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划横线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                                                     ;用心聆听,用心感悟吧!

 

下面语境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会议开始前,主持人提醒:“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立刻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B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C有人从楼上往下扔垃圾,一位行人正好路过,怒气冲冲地冲楼上喊:“谁这么缺德啊!”

D提到自己的母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堂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5905/24158) 首页 上一页 15900 15901 15902 15903 15904 15905 15906 15907 15908 15909 1591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