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食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 ①②⑤④③    B. ③⑤④①②    C. ④①⑤②③    D. ④①③②⑤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B.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

C.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赐菊花图、插茱萸等习俗。

D.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B. “中国成语大会”的参赛小选手,聪明伶俐,贻笑大方,深受观众喜爱。

C. 浓厚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给景区增添了人文情趣。

D. 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央视科教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火爆荧屏。电视上吟诗作赋的场景勾起了许多人心底的诗词情怀,它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赏中华诗词”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 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 甲(摄取  汲取)营养, 乙 (涵养  润泽)心灵。 

  ②创作组在诗词题目的甄选上注重普及性和专业性并重。入选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等各个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比赛中60秒内选字成诗、看图猜诗句、飞花令等多种形式,带领着选手尤其是场外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精髓,透过诗词之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这才是综艺节目的正确打开方式啊!”一位网友对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给予了这样的评价。此外,不少网友也称赞诗词大会是国内综艺节目里的“一股清流”。节目中,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   ,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    ;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    ,到“心远地自偏”的     ……时间跨越数千载,诗歌带着人们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沟通古今的精神之旅。 

(1)给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写在括号内。 

 精髓_______ 首档______  

(1)根据语意,从甲乙两处备选词语中选出一个,分别填入下面横线中。 

 甲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语段内容,解释第②段中“熟悉的陌生题”的意思。 

 熟悉的陌生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_______ ”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A.纯真质朴   上下求索   雄心壮志    隐士风流 

 B.纯真质朴   雄心壮志   上下求索    隐士风流 

 C.隐士风流   上下求索   雄心壮志    纯真质朴 

 D.隐士风流   雄心壮志   上下求索    纯真质朴 

(5)第①段中划线语句有错误,请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命题作文
难度:困难

争执误会时,让我们以理解的名义,守护真挚的友情;彷徨苦闷时,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书写奋斗的人生;灾难来袭时,让我们以生命的名义,挺起不屈的脊梁……

请以“          的名义”为题目(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扣题而作,不少于600字;②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尊师”体现在对教师的尊重,也体现在呵护教师的尊严。习近平总书记把教师视为中国的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他强调要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材料二】现实中,学生公开顶撞、谩骂甚至殴打教师等情形时有发生,学校束手无策,这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尊严。当教师的尊严荡然无存时,我们的教育怎么能成功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在分析教育工作变得更棘手的原因时,曾指出:家庭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当,特别是尊重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目无尊长”。

   【材料三】2016年12月30日,青岛市十五届人民政府第12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以市政府令第252号发布,于今年3月20日起施行。其中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情节严重的,视情节给予处分。学校的惩戒规定应当向学生公开。”

据了解,这是全国或地方教育性法规中,首次提出“惩戒”的概念。有媒体对“教师惩戒权”进行调查,赞成者高达81%,反对的只有19%。

【材料四】一幅漫画

1.请从第一、二则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

材料一:                                              

材料二:                                              

2.对材料四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学校教育工作者身份尴尬,教育权利受到束缚,无法实践平等的教育行为。

B. 漫画中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此举不仅践踏了学校的尊严,也“毒害”了孩子的一生。

C. 这幅漫画幽默而又不失犀利,意喻深刻,意在警戒老师:“少爷们”碰不得,“老爷们”更是惹不起。

D. 漫画中孩子对家长的做法心存疑惑,在家长的榜样下也效仿骄横之态,这提醒家长们要注意正能量的言传身教。

3.允许学校适当惩戒学生的新规引发社会各界讨论,请你参与新闻评论,发表看法。                                                               

    新闻评论

 

题型:文学作品阅读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吴学究道:“如何赶得上?他作起‘神行法”来,这早晚已走过五百里了!只是事不宜这,我们只得惩地,可救他两个。”晃盖道:“怎生去救?用何良策?”吴学究便向前与晁盖耳边说道:“这般这般……如此如此……主将便可暗传下号令与众人知道,只是如此动身,休要误了日期。”

选段中吴用定下的“良策”是:                                                 

 

题型:文学作品阅读
难度:困难

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正确打“√”,错误打“×”。

(1)祥子乘黑从兵营里偷跑,顺手拉了五匹骆驼,卖了35块钱,后将钱寄存在人和车场老板刘四爷那里。________

(2)鲁滨逊救了一个差点被食人族吃掉的土著黑人,那天是星期五,因此给他取名“星期五”,他成了鲁滨逊忠实的仆人。________

(3)简·爱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与表哥、舅妈以及学校校长对抗,长大后以其独立人格和勇敢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________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困难

人生是一场场目送

    ①还记得人生的第一场有记忆的目送,那年六岁,是暖意触触的春日。母亲坐在从邻居那里借来的小毛驴车上,围着家里那床大红花的被子,毛驴车驶过院外的桃花树,一阵风来,粉红的桃花瓣纷纷飘落,落在她灰白头和新穿的淡青色碎花衬衫上,她只是挥着手,脸因为瘦削而越发显得笑得夸张,可她就那样笑着离开我们视线,再也没有回来。目送者站在自家院子的土墙旁,看着母亲渐行渐远,无奈的抽泣。一个六岁的孩于无法主宰自己,更无法主宰别人的命运。

    ②第二次的目送,是作为被送者,十七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开,离开小镇,离开县城,到省城求学。清晨赶火车,夏末秋初的凉风,乌瓦红砖的小站在晨曦中朦胧,长长的铁轨从远方来,延伸到远方去。我拖着行李挤上车,站在过道上向窗外看去时,看见父亲寻找的目光,孤单的身影。垂下头时眼泪已滴在行李箱上,列车启动,哐当哐当声中,越来越远的是故乡和父亲,还有曾十二万分盼着离开的家,如今都因离别而蒙上了暖色调,就像渐起的朝阳,暖橘。

③人生最大意义的那次目送,发生在六年后。我要嫁到远方去,独自一人出发。行李已先行托运,只随身携带一个小包。早春二月,天还蒙蒙亮,我赶早车,父亲早起送我,他站在简陋的门楼下,黑漆的大门半掩在他身后,启明星在遥远的天际寂寞闪烁。我摇摇手,“爸爸,回去吧。”爸爸嗯了一声,我回头看不清他的表情。于是我转过头来一直走去。(A)街上空寂无人,父亲的目光在孤单中无限地拉长。心里稍稍有了酸涩,又觉无聊。多年的独立让我知道,我从来不是那个有点事儿就可以哭哭啼啼耍情绪的孩子,我的情绪给谁看呢?那天早晨,我坐上车,车在晨曦微明中驶出小城,我不知父亲站在门口目送了我多久。那是意义重大却简约的目送。

④生命里最无法忘怀的目送,发生在去年。父亲走了。幼年时目送母亲,她笑着在桃花纷落的春日。这一次目送父亲在深冷的浓秋。父亲躺在玻璃棺里,似乎在一个梦境中微皱着眉,慢慢沉落下去,只剩下无数不知所措的白色百合。(B)痛苦像铅海,又重又黑,深不见底,压制了撕心裂肺的哭喊。只有沉默,似乎才能表达一切。我目送了生我养我的两个人的离开,目送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孑然一身的到来。

    ⑤目送便走是别,即使有时它也意味着出发,可对另一方仍是离别。

⑥人生自古伤离别。

⑦但其正理解目送,却因为龙应台人生散文里的《目送》,关于华安和“我”的故事。小学,16岁,21岁。一个孩于在母亲的目送中长大了,每一段目送似乎也引领着各种酸甜苦辣。龙应台也在目送中永别了自己最亲爱的父亲,沉痛在理智中熨平。

⑧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⑨人生不过走一场场目送,成长或衰败。你是目送者,或者被目送。(有删改)

1.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

语段

事情

我的心理

六岁那年春日里,我在自家院子的土墙旁目送母亲。

C

A

热切盼望离开,又略带伤感。

B

D

去年深秋,我目送父亲的离世。

痛苦深重

 

 

2.选文以“人生是一场场目送”为题有何妙处,请谈谈你的理解。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第③段A句中“无限地拉长”用得精妙,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第④段中的B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原文,联系生活实际,请谈谈你对第⑧段龙应台这番话语的理解。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采用对比手法,将我与龙应台的目送经历对比描写,突出父母的难忘印象。

B. 文末作者认为人生会经历一场场目送,作为目送者抑或是被目送,情绪消极无奈。

C. 第⑥段化用柳永的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增添语言的趁味性,揭示文章的主旨。

D. 选文深情地叙述我的四次目送经历,我因龙应台的《目送》而真正理解目送的含义。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困难

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①宋朝时,蔡州有一道人善棋。每与人对局,总是让对方先走一步。即便如此,他也从没输过。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②“饶人”即“让人一步棋”,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宽容、忍让”之意。

③饶,在汉语里还有丰足的意思。丰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需以积极的姿态去进取,也需适当“退一步”来回味。一味向前、向前、向前,马不停蹄,无休无止,定有山穷水尽时。略停停,退后一步,放开视野,让思想回旋一下,世界呈现给你的常常是惊喜。

④饶,饶人,都贵在这退后一步。

⑤饶人,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情怀,是那种立在高处、视野涵容八方的自信,是游刃有余的大智。就像那位宋朝道人,身有绝技,可骄矜,可放旷,可目中无人、藐视四野,但他宽落落地让人先行。这饶人处,便多了一重人格之“美”。

⑥法国作家雨果有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人心,宽阔在哪?必有一个饶人处。饶人,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宽宏的内在。

⑦饶人者,目光高远,思绪恒定,心无杂念,因此心间可撑船、可奔马、可容得人性万千。心宽了,就厚了,就暖了,自个儿暖和,拢一块儿暖和,抱在一起更暖和。饶人,是一种人性之暖。

⑧饶人,还是一种智慧。按说,得理不饶人,是不逾矩的,属个人权利。得理且饶人呢,境界更为超拔。它是一种原谅,一种放下,一种人生大智慧。人一得理,往往会理直气壮,有声势,要讨个说法,喧嚷、焦躁、振振有词;但是,任何事,过犹不及。不讲理,是缺点;硬讲理,是盲点。

⑨不管什么时候,留一点余地,便可以让棘手的事情回旋自如。这饶人之处,像那雨过天晴,人情与霞光共散成绮,相映生辉。

⑩人这一生,走万里路,修百年身,难得的是一帆风顺。饶人,便是一叶扁舟,乘风破浪,载你到一个开阔地,柳暗花明,月朗风清,这正应了左宗棠那半个联儿: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下面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⑤段中“这饶人处”指宋朝道人身有绝技,不骄矜,宽容让人一步棋。

B. 饶人,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宽宏的内在,展现人格之美、人性之暖、人生大智慧。

C. 物质及精神层面的丰足,需以积极的态势努力获取,适当时候需“退一步”来反思。

D. 清代儒将左宗棠那半个联儿意为做学问要高屋建瓴、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

3.下面事例,最适合放在文中哪个段落?请简要阐述理由。

唐朝时,狄仁杰千方百计排挤娄师德。可娄师德心胸宽宏,以德报怨,上表“十许通”,竭力向武则天推荐狄仁杰,赞赏他的治国才能。狄仁杰看了荐表后羞愧难当,折服于娄师德的包容之心。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4460/24158) 首页 上一页 14455 14456 14457 14458 14459 14460 14461 14462 14463 14464 1446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