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一、古诗词鉴赏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气概?

2.人们常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结合本诗,谈谈你对暮年的理解。

 

四、现代文阅读。

满足的人的衬衫

(意大利)卡尔维诺

    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你还缺什么吗?”国王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我也说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

    “你恋爱了?如果你想要哪个姑娘,告诉我,我会安排你们结婚的,不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王的女儿,还是最穷困的农家女子,我都可以给你解决!”

    “不是,爸爸,我没爱上什么人。”

    国王想方设法为儿子开心解闷。戏剧、舞会、音乐、歌曲,但毫无效果,而且王子脸上的红润一天一天消退。

    国王只好发出命令,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最有学问的人:哲学家、博士、教授。他让大家见了王子,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些人退出去想了想后,又来见国王,说:“陛下,我们想过了,并研究了星相,必须这样做:找到一个感到满足的人,这个人对所有东西都感到满足,并且因为一切而感到满足,然后把他的衬衫跟你的儿子的交换一下就行了。”

    当天,国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感到满足的人。

    一个神父被带了回来,国王问他:“你满足吗?”

    “很满足,陛下。”

    “那好。你愿意成为我的主教吗?”

    “噢,那可太好了,陛下!”

    “出去!快滚出去!我找的是一个满足于自身状况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想要比现有状况更好的人。”

    国王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满足的人。人们告诉他,他的邻居,另一个国王,那真是又幸福又满足。他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战争中打败了所有的敌人,国家和平安宁。满怀希望的国王当即派出使者去向他求讨衬衫。

    邻居国王接待了使者,说:“对,对,我什么东西也不缺,可悲的是一个人拥有了一切,却还得离开这个世界,抛弃这一切!每次这样一想,我就深感痛苦,夜里不能睡觉!”使者一听,觉得还是回去吧。

    国王一筹莫展,只好去打猎散心。他射中一只野兔,以为可以抓到它了,可没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逃走了。国王便在后面追了过来,把随从都甩在后边老远。追到一处野地,国王听见有人在哼着乡村小调。国王停下来,想:这么唱歌的人只能是个满足的人!就寻着歌声钻进了一座葡萄园,在葡萄藤下他看到一个小伙子边摘葡萄边唱着歌。

    “您好,陛下,”小伙子说,“您这么早就到乡下来了?”

    “好小伙子,你愿意让我把你带到京城吗?你可以做我的朋友。”

    “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点也不想去,谢谢您。就是让我做教皇我也不愿意。”

    “那是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棒小伙子……”

    “不,不,跟您说实话吧,我觉得这样很满足,这就够了。”

    国王想: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幸福的人啦!“年轻人,你帮我一个忙吧。”

    “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会全力以赴的。”

    “你先等等。”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从,“快过来!快过来!我的儿子有救了!我的儿子有救了!”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说:“好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但你给我,给我……”

    “什么东西,陛下?”

    “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来,你过来!”国王抓住他,开始解开他外衣的扣子。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

    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

1.“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2.本文的开头有两种不同的译文,你觉得哪种译文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请说明理由。

A.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B.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很疼爱他,视若珍宝。可这个王子总是郁郁寡欢,整天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3.故事中王子和小伙子没有姓名,他们都具有典型意义。请你说说他们分别代表了怎样一类人。

4.国王找到“衬衫”了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三)阅读《活板》,回答问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以松脂、蜡纸灰之类冒之    ⑵用再火令药熔

2.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持就火炀之      ⑵不以木为之者

3.根据选文的内容,将下面这段文字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

 

活板是北宋的毕昇于庆历年间发明的,这一技术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后来沈括在《活板》一文中专门介绍了活板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其中在活板的制作方面重点写了两个环节,为了介绍得更清楚,他还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用“”形容所刻字的厚度,用“”形容整板字模的平整。

 

 

(二)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小惠未    ⑵齐人三

2.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何以战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下面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

 

曹刿论战

这篇文章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重点写战前曹刿对  ①  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出他在政治上的  ②  和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战前,曹刿肯定了鲁庄公所讲“   ③  ”,表明曹刿已经认识到战胜敌人必须依靠人民的道理;战后,曹刿提出了要选择“  ④  ”的时机发动反攻,以及作战中必须随时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曹刿的这些论述,是当时条件下弱国战胜强国的经验总结。

 

 

(一)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各题。

①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②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③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④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⑤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扁鹊望桓侯而走          ⑵桓侯使人问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⑵臣是以无请也。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扁鹊第一次和第四次见蔡桓公时分别有怎样的动作?他做出这些动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填空

(1)东市买骏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辞》)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

(4)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

(5)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6)陶渊明,在《饮酒》(其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7)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8)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9)杜甫《望岳》一诗中描写泰山神奇秀美、雄伟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植物变化写早春景象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风”,飘忽不定,引人幽思,古典诗文中经常会出现这个字。请默写出下列三篇古诗中含有“风”字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阅读下面两首曲,完成下列小题。

【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乙】四块玉·别情(关汉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栏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1.下列关于“西风”、“杨花雪”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西风”、“杨花雪”点明的季节依次是秋天、冬天。

B. “西风”、“杨花雪”点明的季节依次是秋天、春天。

C. “西风”、“杨花雪”点明的季节依次是冬天、春天。

D. “西风”、“杨花雪”点明的季节都是冬天。

2.下列对两首曲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瘦”明写马暗含处境艰难困窘。    B. 一个“断”字表现游子悲伤之甚。

C. “拂”字衬托出内心的痛苦焦躁。    D. 两个“又”字蕴含着缠绵难舍之情。

 

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

《九成宫醴泉铭》选帖

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

A. 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 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 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根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生意是中国盆景的灵魂。庭院里,案头间,一盆小景朝夕相伴。稍近之,清心洁虑;细玩之,荡气回肠。当勃勃生机迎面扑来时,让人们在不经意中传达天地,感受造化神奇。一片假山,一段枯木,几支虬曲的干,一抹似有若无的青苔,再加几片柔嫩娇媚的细叶,就能让人感受到无限的生机。

A. 让人们在不经意中领略天地意    B. 人们在不经意中传达天地

C. 让人们传达在不经意中天地意    D. 人们在不经意中领略天地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人”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众”人的事业需要人人的参与。

B. 张旭的草书,正如韩愈所说的“变动犹鬼神。”

C. 对青年人来说,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对老年人来说,旅行是阅历的一部分。

D. 我看见水中浮着很大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和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3638/24158) 首页 上一页 13633 13634 13635 13636 13637 13638 13639 13640 13641 13642 1364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