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鲁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的对象是           

 

格列佛在小人国为什么失宠乃至要被杀死?

 

《格列佛游记》一书中利立浦特这个国家用     ①      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小人国里的官员腰上几乎没有不缠线的,这只能说明他们全是     ②     的小人。作者借此抨击了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   ③      ,无情地讽刺了高官厚爵获得者    ④    的丑恶嘴脸。

 

根据《朝花夕拾》故事情节,请选出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B. 勾魂使者-------《阿长与<山海经>》

C. 庸医误人------《父亲的病》    D. 衍太太------《琐记》

 

下列作品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

A. 《二十四孝图》    B. 《阿长与〈山海经〉》

C. 《狗.猫.鼠》    D. 《狂人日记》

 

《朝花夕拾》中“无常”的形象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

A. 形象好看    B. 活泼诙谐

C. 能勾摄恶人魂魄    D. 公正的裁判

 

下面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

B. 《格列弗游记》被不少人看作是深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读物.例如格列弗仿佛是孩童——在小人国利力浦特,他随心搬移各种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但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小说的灵魂。

C. 小人国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和在飞岛国与鬼魂谈话这些情节都具有鲜明的讽刺色彩。

D. 在第三节里,被描述的是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下等动物。

 

下面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B. “我们来到了语言学校。三位教授正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这是格列佛在大人国的经历。

C. 格列佛在小人国是用在王宫上撒了一泡尿的方法扑灭了利浦特王宫的大火。

D. 飞岛国王惩罚人的手段有两种:一种温柔,一种严厉。

 

下面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慧骃”的品德表现在贤明、团结、爱国、无畏等。

B. 格列佛在小人国拿绳索、钩子拴在敌舰上,一下子拖走五十艘最大的敌舰。从而帮助不来夫斯古帝国打败了利里浦特人的入侵

C. 笛福通过笔下鲁滨孙进化的结果,终于承认了英国现存文明和话,那么,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却完全否定了笛福所肯定的那些所谓文明的东西。

D. 作者以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和讽刺的手法,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二、文言文阅读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好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2.翻译:“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3637/24158) 首页 上一页 13632 13633 13634 13635 13636 13637 13638 13639 13640 13641 1364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