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则人谁肯  ___________              

县令,主也___________

然,岁满则罢去   ___________          

遂散          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

例句:不知所为

A.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B.为其来也   《晏子使楚》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D.向吾不为斯役。《捕蛇者说》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力不足,死焉,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分析杨氏的性格特点。

 

专题及综合性学习

(1)探究练习: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唐代杜甫《小至》

诗句写的是哪个节气?并请用平时积累的知识来解说诗句中的物候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初中组织学生参与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现在请你也参与到下列相关活动中来。

①阅读思考: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此外,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请根据习主席的讲话,概括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备条件。(每条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活动设计:学校举办了“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演讲活动。小明同学在台上正准备作题为“我的梦因追求而精彩”的演讲时,竟一时紧张而忘了演讲词。如果你是主持人,会说什么为他解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文)名著阅读。

⑴《格列佛游记》是英国的___________(作者名)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在利立浦特小人国,一位相当重要的人物对格列佛说“应该承认皇帝陛下多次表现宽大为怀,一再强调你建立的功绩,竭力想减轻你的罪责。财政大臣和海军大将却要把你处死……”这里的“功绩”是指_________________ (写一项),王国对格列佛最终的处理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格列佛游记》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两项 ______ ______

A.格列佛在小人国看到一种特殊的游戏:人们在离地高绳上跳舞,皇帝依据表演的好坏,依次奖给表演者蓝色、红色、绿色丝线。

B.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又“奇招灭火灾”。他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

C.通过对“飞岛国”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D.《格列佛游记》政治倾向鲜明。用大端派和小端派的分歧,讽刺了英国议会中无原则的党派之争。

E.在《格列佛游记》中,好几次提到中国,如中国人的书写自上而下,中国服装庄重大方,中国人很久以前就有了印刷术,中国言语拼写很困难。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根之茂者其实遂,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恒兀兀以穷年。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花鸟虫鱼等常是文人墨客笔下描写、吟咏的对象。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欢鸟游鱼,描写岳阳楼的晴明之景;晏殊在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自然界的花鸟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主席连续多天的忙碌身影和多场合的演讲,给与会的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B. 包括永安行在内的共享单车在二三线城市投放时受阻,受阻的原因大多是未在当地城市管理部门备案引起的。

C. 5月25日,美国“杜威”号导弹驱逐舰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中国海军导弹护卫舰对美舰予以警告驱离并进行识别查证。

D. 随着“开门办学、不立门槛”的新式办学理念的推进,使高校不断释放公共教育资源,收获了一大批“校外粉丝”。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惠崇〈春江晚景〉》选自《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B. 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C.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D. 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么?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升级后的酉阳桃花源景区最_______合人们心中的“桃花源”。它高度还原了陶渊明笔下隐_______悠远、遗世独立的田园生活画卷,是人们远离尘世喧xiāo_______的绝好地方。游客穿上秦晋时的袍衣褶裙,行走其间,水雾liáo_______绕,仿若仙境。 

 

 

 

 

 

 

 

 

 

 

 

 

 

 

 

 

 

 

 

题目: 那一次,我      

要求: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成功、后悔、感动、哭、笑……”

⑵紧扣题目,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写一篇记叙文。

⑶有具体描写,感情真挚,中心突出。

⑷不少于600字。

 

紫色葡萄慈父心

卫宣利

①小院里有棵葡萄树,是父亲在我双腿瘫痪后的第二年栽下的。栽树的时候,父亲把我推到院子里,一边挖坑,一边告诉我,葡萄树是有灵性的,种的时候许个愿,如果能实现,它就能长得旺盛。父亲说:“许个愿吧!”就这样,我们父女俩把美好质朴的心愿寄托在了小小的葡萄树上——             

②父亲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他有病的女儿:浇水要浇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施肥要施还散发着青草味儿的牛羊粪,松土自然要用手把土细细碾碎……父亲每天早上都要把我推到葡萄树前,仔细地看上一阵。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得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后来,父亲还很有信心地说:“等到能在葡萄树下乘凉的时候,你就好了……”

③葡萄树长大了,正如父亲所期望的那样:枝繁叶茂。父亲用粗铁丝和钢筋精心地给葡萄树搭了架子。第二年,长长的藤蔓就爬满了半个院子,碧绿肥嫩的叶子在小院的上空舒展着热烈的情怀,生机勃勃!

④然而,我,依然坐在轮椅上。

⑤其实父亲心里也明白,他的女儿再也不能像只花蝴蝶一样在他身边欢快地跑、轻轻地跳了,可他依然痴望着、幻想着有一天能出现奇迹……

⑥那年,郁闷孤苦的我拿起了笔。

⑦葡萄树在第三年结了果。连父亲也未料到,他栽下的葡萄树竟是优质品种,不但个大味甜,而且熟得早。夏日里,那些成熟了的葡萄一串串挂在小院里,阳光透过叶隙落上去,颗颗晶莹别透,硕大滚圆,既好看又诱人。

⑧从此父亲又多了一项任务。炎热的午后,父亲总会踩上凳子,摘两串紫珍珠般晶莹的葡萄,用清凉的井水洗了,端到我的书桌上,对我说:“累了就歇歇,吃点葡萄,解暑。”我便停了手中的笔,津津有味地吃葡萄。葡萄被井水洗过,凉凉的,又酸又甜,真好吃!葡萄汁顺着下巴流下来,我全然不顾。父亲看我贪婪的样子,一脸满足地笑。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悄悄放下葡萄,又悄悄地出去。

⑨几年过去了,葡萄树越来越旺盛,一到夏天,它厚厚的绿阴就遮满了小院。当父亲坐在葡萄树下戴着老花镜读我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时,他的眼角眉梢都挂满了笑意。父亲已经接受了我不能走路的现实,当初许的愿也许早已忘了。父亲明白:有一种站立更能升起至高无上的尊严,那就是心灵的站立!(略有删改)

(卫宣利,女,河南洛阳人。生于七十年代末,河南省作协会员,《青年文摘》等杂志签约作家,17岁那年因车祸而双腿残疾,善于用文字来诉说生命中爱的奇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父亲栽种葡萄树时与“我”一起许下的心愿是什么?(第①自然段破折号后面应补出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并说明破折号的作用。

3.品读下面的句子,结合其中加点部分说说其表达效果。

(1)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地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

(2)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悄悄放下葡萄,又悄悄地出去。

4.文章标题“紫色葡萄慈父心”富有诗意,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题目中的“慈父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5.读完文章,你认为父亲许的心愿最终实现了吗?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

2.“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什么内容?

3.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4.文章的结尾写“我”去北海观赏菊花,你认为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

5.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 “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2520/24158) 首页 上一页 12515 12516 12517 12518 12519 12520 12521 12522 12523 12524 1252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