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
|
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熔化,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蒸发,后沸腾 |
|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
|
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
|
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 A.10.30秒 B.10.59秒 C.10.88秒 D.10.18秒 |
|
如图,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 B. ![]() C. ![]() D. ![]() |
|
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B.乐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噪声使人们烦噪不安,有害人体健康 C.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 D.从环保角度看,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
|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
|
清晨,小鸟清脆的叫声让我们心情舒畅,关于小鸟的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的叫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口技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小鸟叫声的响度 C.小鸟的叫声是由它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 D.推开窗户后听到小鸟的叫声变大.是因为音调变高了 |
|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音色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调不同 D.频率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