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炒鸡块时利用了热传递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大 C.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 D.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水的蒸发
|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 D.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
|
|
小明在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时,实验器材齐全并完好,其中:电源电压为4.5伏且不变,待测小灯泡L标有“2.5V”字样,滑动变阻器Rp有“20Ω 2A”和“50Ω 1A”两种规格可选。他正确串联实验器材,闭合电键,逐步移动滑片P的位置,并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当电压表的示数分别高于、等于、低于2.5伏时,分别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右表中。 ①请画出小明同学连接的实验电路图。_______ ②小明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_______,理由是_______。 ③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出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需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
|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在如图所示的两只完全相同的白色小瓶内分别装入50克的水和50克的煤油,实验时,将两只小瓶都放在太阳下暴晒,并利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升高的温度,用计时器测量加热的时间,并将实验数据整理、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设两只小瓶晒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6~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吸收的热量不同。 ③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_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④另一小组的同学将图16的小瓶表面涂成黑色,在瓶内装入50克的水进行实验,得到如表三所示的数据。通过分析表一和表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
|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若某次测量时,天平上的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a)所示,则物块的质量为_______克;若将该物块放入盛有20厘米3水的量筒中后,水面位置如图(b)所示,则该物块的体积为_______厘米3;实验中,对于某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测量,应该测量_______数据(选填“一组”或“多组”),为了得到可靠的结论,应该选择_______物质的物块进行实验(选填“一种”或“多种”)。
|
|
如图所示的仪器为_______,实验时应将它与被测量的用电器_______联;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实验时,若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则应从_______一侧观察像(选填“蜡烛”或“光屏”)。
|
|
如图所示,实心正方体甲和轻质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正方体甲的边长为0.1米,密度为2×103千克/米3;容器乙的底面积为1102米2,内盛有0.15米深的水,且容器乙足够高。求: ①实心正方体甲的质量; ②水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 ③现从正方体甲中挖出一个高度为0.1米,底面积为S的柱体,并将该柱体放入容器乙中,请通过计算比较正方体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和放入柱状物体后水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p乙'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S的取值范围。
|
|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30欧,滑动变阻器铭牌已模糊不清,只能辨识出标有“1A”字样。电键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4安。 ①求电源电压U。 ②闭合电键S,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某点M处,然后将滑片P从M点向左移动,发现电流表A的示数的最大变化量为0.2安,将滑片P从M点向右移动,发现电流表A的示数的最大变化量也为0.2安,求滑片P在M点时电流表A的示数。 ③求在第②小题滑片P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R2的取值范围。
|
|
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OB的B端挂一个重为100牛的物体,OA为0.4米,AB为0.2米。若使杠杆能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求:作用在A点最小力F的大小及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