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 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5)小明针对(4)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小华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 .
|
|
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为了“研究受到拉力时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自身因素”的关系,他在实验过程中应控制不变的量是: (填序号) A.弹簧长度 B.弹簧材料 C.弹簧伸长量 D.拉力 (2)小华为了“研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关系”的实验中,她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拉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并根据记录的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了F﹣x的图象(如图所示). ①由图象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量增加 cm. ②该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 ③分析图象,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④该探究的结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是制造了 .
|
|
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如图a所示,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小明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 g. (3)小明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则矿石的密度ρ= kg/m3. (4)若小明先测出矿石的体积,再测出矿石的质量,这样测出的密度比上述结果偏 (选填“大”或“小”).
|
|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的是小华设计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通过比较 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通过比较a和d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 ; (3)通过比较a 和 b 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 .
|
|
下面的几个小实验你应该是很熟悉的,请完成下面的空格. (1)图甲用手捋塑料绳实验的现象是 ; (2)图乙实验说明了 ; (3)图丙筷子提米实验要想提高成功率,应该 .
|
|
(1)量杯的质量是 g; (2)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3 (3)一块碑石的体积是3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的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100mL的上述液体,然后将这块样品完全浸入液体中,此时液面升高到150mL.求这块碑石所受的重力.(g取1ON/kg)
|
|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
|
(1)一个重为40N的铅球在地面上向右滚动,请画出铅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B所示,物体随皮带运输机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3)如图C所示,小明从滑道匀速下滑,请画出小明受到的摩擦力f和小明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
|
甲、乙两个带电的气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个点上,静止时呈现如图所示情形.这两个气球带的是 (同/不同)种电荷,其中甲球对乙球的力记为F1,乙球对甲球的力记为F2,可以判断F1 F2(>/</=)
|
|
将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端与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面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 ;大小为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