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的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肉食动物 |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 ) A.生殖现象 B.遗传现象 C.生长现象 D.适应现象 |
|
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 A.生长现象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繁殖 D.呼吸 |
|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母鸡下蛋 B.铁皮生锈 C.雨后春笋 D.葵花向阳 |
|
生物小组在“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活动中,作出了如下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光照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吗? [作出假设]光照能够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实施方案]
(2)预期实验结 . (3)归纳结论: . |
|||||||||||||
为探索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孙纪同学按右图所示将三粒菜豆种子按放:①号种子置于空气中,②号种子一半置于水中,③号种子完全浸没于水中.将该装置于温暖的环境中一周,发现:②号种子萌发了,而其余的种子均未萌发. (1)比较①②号种子,得出种子萌发的一个条件是 ; (2)比较③②号种子,得出种子萌发的另一条件是 ; (3)你知道种子萌发的第三个条件吗?请回答 . ![]() |
|
如图是一棵银边天竺葵(边缘呈白色),将其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选一健壮的叶片,用不透光的两块软木片在A处从正反面遮住,然后将整个植物体移到阳光下.数小时后,选择叶片摘下,除去叶绿素,加碘液处理后的变化是: (1)A处颜色______,从而说明了______. (2)B处颜色______.原因是______. (3)C处没有变蓝,说明______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 (4)将植株放在暗处24小时的原因是______. ![]() |
|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的一种. (1)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观察的顺序是:取镜和安放,______,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整理实验台. (2)如果观察到物象在视野的右下方,要想把物象调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移动. (3)某显微镜目镜有10×和20×,物镜8×和45×,用这台显微镜观察,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倍. |
|
根据你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回答. (1)人体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细胞→______→______→______→人体. (2)胃痛说明胃壁中可能有______组织;胃痉挛说明可能有______组织;胃出血说明可能有______组织. (3)市场上许多水果用保鲜袋单果包装,其保险袋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4)美丽的新疆昼夜温差大,你知道其水果甜美无比的原因吗?答:______.你吃是美味的水蜜桃的果肉是由雌蕊的______发育而来. (5)小明发现妈妈种的草莓在生长初期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草莓苗很瘦弱,叶片发黄,他应告诉妈妈采取______的措施. (6)小明很喜欢思考,根的长度能增加,是因为分生区的细胞不断______和______的细胞能够不断伸长的缘故. (7)小明10岁时在屋檐前一棵大树上用自己的身高作了一个标志,那时他1.35米.今年小明13岁,个子长到1.58米,如果此树每年长高1米,请问,今年树上的标志离地面______米,理由是______. |
|
中央4台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对树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B.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C.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D.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