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减少10万匹。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材料二:“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1)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中央和地方,至少四个)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3)材料二中“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更为可取的方面”分别指什么? (4)由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情形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是无法恰当进行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劫被认可,所有的房间都是被洗劫一空。清国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砸掉…… ——《纽约日报》1860年10月9日 材料二:联军占领北京以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 ——1900年瓦德西给德皇的信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在材料一这一历史事件中,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给中华民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国家名称及损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材料二的结果如何?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 (4)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给英国;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协商。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它们分别签订于列强的哪一次侵华战争之后? (2)材料二中哪一条款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
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是指( )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
|
1902年,北京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中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
|
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 ) A.揭开了新民主义革命的序幕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
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 A.延安 B.天津 C.南京 D.武昌
|
|
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 ) A.西方列强 B.满族人民 C.满清贵族(清政府) D.少数民族
|
|
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纲领。这纲领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三民主义 D.民主与科学
|
|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 A、谭嗣同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