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今日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上海有关部门决定举办一次“我爱你,东方明珠!”的主题展览活动 展示一:屈辱的历史 (1) 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结合展示一的图片说说上海是在哪个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展示二:近代化的起步 (2) 上海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反抗的历史,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从上海开始。展示二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由谁建立的? 展示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①6月5日上海工人游行队伍 ②中共一大会址 (3) 图片①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该事件后期斗争的中心由 转移到上海。此事件中的哪一口号最能体现其性质? (4) 图片②事件产生了什么重大意义? 展示四:外交的起点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应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邀请,对中国北京、杭州和上海进行的访问,这是美国总统历史上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尼克松到访北京期间,还在中南海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会面。 (5) 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两国签署并公开发表了什么文件? 展示五:开放的窗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90年开放的______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6) 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
|
人们常常通过各种形式来纪念重大历史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你要参观图1、图2中的纪念馆,应该到哪两座城市? 材料二: 图3是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某大三学生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设计、制作的《长征》系列主题微景观之一。它以微缩精致的造景方式,再现红军战士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典型场景。 (2)图3中的微景观,再现的是长征中的哪个事件?长征的胜利具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习近平主席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3)从材料三中,找出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国际地位发生的变化。 (4)上述三则材料中,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形式有哪些?
|
|
一位普通家庭中的男主人可以去参加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可以领取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应出现在( ) A. 古代雅典 B. 古代印度 C. 古代巴比伦 D. 古代阿拉伯
|
|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 A. 法典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 法典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 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 法典对奴隶很残酷
|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跳槽”“炒鱿鱼”“创客”等新鲜词汇频繁出现,这实际上反映了( ) A. 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 B. 人民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 C. 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D. 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
|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确定的奠基工程是( ) A.学前教育 B.九年义务教育 C.高等教育 D.高新科技
|
|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 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B.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大跃进”运动开始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
电影《横空出世》中有这样一个镜头:1964年10月,在我国西部地区,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该镜头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第一颗氢弹发射成功 B. 第一颗人造卫星顺利升入太空 C. 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 D.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
“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这是描述的什么时期的景象?( ) A. 三大改造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
|
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