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四位同学所表演的历史情节错误的是( ) A. 甲同学扮演商鞅主持变法 B. 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 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 扮演秦国国君的丁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
|
下列成语或事件与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晋文公——退避三舍 B. 楚庄王——问鼎中原 C. 秦穆公——葵丘会盟 D.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
|
“孔子周游列国”“烽火戏诸侯”,与“列国”,“诸侯”相关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皇帝制
|
|
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初祖是( ) ①盘古 ②黄帝 ③大禹 ④炎帝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我国较早种植粟的地区是( ) A. 淮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珠江流域 D. 黄河流域
|
|
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①②④
|
|
公元纪年法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公元前771年属于( ) A. 公元前8世纪70年代 B. 公元前8世纪80年代 C. 公元前7世纪70年代 D. 公元前7世纪80年代
|
|
经历了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代,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隋唐时创立的考试制度是什么?概括该制度的特点及意义分别是什么? (2)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开创新的政治制度。隋唐时开创了什么行政制度? (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此河”开凿的目的是什么? “此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哪里? (4)唐朝时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请举两例能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事例。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历史年表(局部)
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其中②处指的是什么朝代?建立者的姓名是什么?这个朝代的统治者吸取了历史教训,订立了什么国策? (2)材料二中辽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该事件的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的“靖康耻”发生在哪一年?该材料反映了岳飞抵抗哪一少数民族侵略的决心?1141年,这个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与南宋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概括指出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这几句话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奉为什么? (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这位皇帝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认识? (3)材料二反映了这位皇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两例说明。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位皇帝在政治和经 济上分别有哪些突出的治国措施?他的统治政策和治国成效史称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