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签订双方是( ) A. 南宋与金 B. 北宋与辽 C. 南宋与西夏 D. 北宋与西夏
|
|
我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方式有很多。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手下将士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的是( ) A. 李渊 B. 杨坚 C. 武则天 D. 赵匡胤
|
|
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 B. 加强中日之间的友谊 C. 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D. 求取佛教教义
|
|
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明唐太宗( ) A. 认识到隋朝灭亡的原因 B. 认识到水与舟的关系 C. 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D. 认识到应采取权术
|
|
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动机和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 A. 为沟通南北交通而开,成为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 B. 为繁荣洛阳商业而开,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C. 为巩固统治而开,但客观上有利于南北交通和经济发展 D. 为巩固统治而开,但成为隋亡的根本原因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材料二 尽管这几年农村地区加速发展,但和城市相比还是大为滞后,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等在城乡之间分布很不均匀。不少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思想保守落后,法制观念淡薄,大批农民在外打工,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农业投入缺乏保障,投入不足制约农村发展。 材料三 “确实‘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党和政府多年关注的问题。我们说把‘三农’问题要摆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是一般的表态,而是实际行动。这些年,我们为农民做了一些事情,比如……”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1956–1966年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发生过哪两个失误? (2)阅读材料二,归纳概括我国农村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3)材料三充分体现了政府意识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请针对材料二中农村存在的问题提出两条改善建议。
|
|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党的正确领导是根本保证;回答下列与党史有关问题。 (1)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 (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内容是什么? (3)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内容是什么?简要概括这次会议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4)邓小平同志是哪一年逝世的?同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把哪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 材料二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土地制度? (2)阅读材料二,说出政府为实现广大农民的梦想采取了哪项措施? (3)练习材料一、二的内容,简述中央人民政府所采取措施的重要意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该计划的重点是发展了什么? 材料二 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三大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