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首席执行官梭伦在大多数公民的支持下推行改革,确定公民权利,开启了民主改革之路。此后又经历了多次改革,该国的民主政治终于获得确立。

材料二:面对日趋严重的国内外形势给朝野带来的强烈冲击,646年6月,天皇终于颁布改新诏书,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材料三:面对变化了的形势,公元8世纪初,某人推行土地分封制度的改革。这场改革后,西欧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材料四:(如下图)

(1)材料一所述的改革发生在哪一个国家?后来在谁当政时国家达到全盛?他对这个国家的民主文化的发展做出过哪些贡献?他是材料四所示的人物     (填字母)

(2)材料二所反映的改革名称是什么?写出这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这次改革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某人”指的是谁? 材料中显示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冕,为他的权力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哪一制度?

(2)材料一中,位于社会最底层的是哪一阶级?材料一所体现的制度以什么为纽带?

(3)材料二中,由“丕平献土”可以看出教皇获得土地的方式是什么?除此之外,教皇还通过什么方式占有大量土地?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教会和国王的关系怎样?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怎样?

 

阅读下列材料

某宗教信徒有五条义务,也是五条基本信条:“(1)念诵“除了安拉,再没有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2)每日必须按规定仪式祈祷;(3)每年在规定的月份斋戒;(4)缴纳天课即施舍财物;(5)到麦加朝拜。”

请回答:

(1)述材料是什么宗教规定的教义?该宗教产生于何地?其创始人是谁?

(2)该教在麦加传播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为什么要“到麦加朝拜” ?

 

材料:8世纪,在法兰克南部海岸的一个贸易集市上,两个苏格兰人不停吆喝着:“嗨!哪一位需要知识,请到我这里来取!”“喂,伙计,别只盯着商品,拿些知识吧!”   逛集的人们出于好奇,纷纷聚集过来。一位老汉盯着他俩空无一物的双手,困惑不解地问:“知识是什么东西?它到底在哪儿?”苏格兰人正郑重地答道:“知识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藏在我的胸中,比任何东西都值钱。”老汉笑着说:“哦,原来如此啊!它对我可一点用处都没有。”其他围观者发出一阵哄笑,随即四散离去。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什么时期的历史景象?

(2)当时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是谁?

(3)当时百姓几乎都目不识丁,甚至许多官吏都是文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简表

时间

7世纪中期

主要

 

内容

经济上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材料二:下图

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埋藏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三: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金钱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材料四  拜占廷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改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有何启示?

(2)材料二反映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回答琅城市民取得城市自治权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方式?

(4)根据材料四分析,拜占廷帝国衰亡的原因?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第四,兵制方面,京师设置五卫府,地方设军团,公民服兵役,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

﹣﹣《世界古代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国的什么改革?

(2)上述材料反映的改革是该国向哪国学习而进行的?

(3)诏书是谁颁布的?时间是何时?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改革在该国历史上具有怎样深远的影响?

(5)通过对该国这次改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或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关于其兴起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发展               B.资本主义的兴起

C.法国琅城市民的斗争                   D.市民阶级的形成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 农民阶级    B. 封建贵族阶层

C. 市民阶层    D. 工业无产阶级

 

如下图再现的是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为皇帝加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情景说明了(  )

 

A. 教会占有大量土地    B. 教会加紧对人民的精神统治

C. 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 国王成为傀儡

 

在西欧中世纪时,天文学家哥白尼因发表“日心说”从而受到罗马教廷的宗教审判,被活活烧死。这种现象实际上体现了(   )

A.罗马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B.罗马教皇的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

C.在中世纪的精神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D.西欧等级制度的森严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28220/46130) 首页 上一页 28215 28216 28217 28218 28219 28220 28221 28222 28223 28224 2822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