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商鞅辅佐秦孝公时期,某平民辛劳耕作,生产了许多粮食和布帛。按法令,他可以(   )

A. 免除徭役    B. 授予爵位    C. 授予田宅    D. 免除赋税

 

下图出土文物“商鞅方升”,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

A. 奖励军功

B. 统一度量衡

C. 奖励生产

D. 推行县制

 

“变”是战国历史的特点之一。各国的变法改革中,对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发生在

A. 魏 国    B. 齐 国    C. 楚 国    D. 秦国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 诸侯争霸

B. 百家争鸣

C. 商鞅变法

D. 铁制农具与牛耕的推广

 

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通过与其他六个国家的战争,不断向东扩大自己的国土,这个国家是

A. 秦国

B. 齐国

C. 楚国

D. 燕国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 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 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 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与春秋时期战争相比,下列不属于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是

A. 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较多

B. 交战区域广

C. 继续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来扩展疆域

D. 持续时间较长

 

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  )

A. 齐、楚、赵    B. 韩、赵、魏    C. 楚、燕、韩    D. 秦、齐、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材料中“他”是什么时期的哪位书法家?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材料二《石狮日报》刊登文章《顾恺之和他的<洛神赋图>》:顾恺之一旦创作灵感上来,即上小楼并叫家人将楼梯撤走,然后专心致志、凝神静思,挥毫作画,什么事也不管,什么人也不见,直到画好了才下楼。顾恺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写入史书作传记的伟大画家。

(2)顾恺之是哪个朝代的画家?该画家的另一幅著名作品是什么?

材料三这个石窟位于河南洛阳的城南,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现存2100多个窟龛,佛塔10多座,佛像10万余尊,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余件,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著名石窟?与它同时期开凿的另一著名石窟叫什么?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同下列哪一现象有直接关系

A. 经济繁荣

B. 绘画艺术

C. 佛教盛行

D. 社会稳定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24462/46130) 首页 上一页 24457 24458 24459 24460 24461 24462 24463 24464 24465 24466 2446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