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____________。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____的土地所有制。 (3)1957年,_____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
|
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学习时使用的一张资料卡片,卡片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A.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C. 筑起共和国的钢铁长城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下列因素直接推动“紫荆”和“白莲”花开的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
2017年“两会”召开期间,国企改革是热点话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国企改革全面展开,其主要内容是 A. 人民公社、集体经营 B. 政企分开、按劳分配 C. 各取所需、平均分配 D. 公私合营、政企合一
|
|
嫁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导致下表中嫁妆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 ②改革开放的实行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④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
|||||||
“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6095亿斤增至1984年的8146亿斤,农村发展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我国这一时期粮食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 A.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下列对农村改革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率先实行 ②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④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
“当年,除日本外,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还有英国、联邦德国、荷兰、澳大利亚等。至此,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外交封锁基本被打破。”当年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美关系改善 D. 中国加入WTO
|
|
美国一知名报纸报道称:“197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美国纽约升起。”这表明 A. 中国重返联合国 B. 中美关系正常化 C. 中国加入联合国 D. 中国加入WTO
|
|
下图为1955年中国人民邮政局发行的“一五”计划特种邮票中的两枚。假如你是当时的邮票设计师,想再设计一枚“一五”计划特种邮票,可选择的素材是 A. 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B.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 C. 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D. 青藏铁路全线贯通
|
|